一個63歲的老頭,是怎麽收復166萬平方公裏國土的?

因為篇幅實在過長,上一篇文章中,最後把左宗棠人生的高光時刻一筆帶過了,這個高光時刻,就是他收復新疆。本文詳細寫整個收復的過程,這實在是晚清帝國夕陽中的一抹亮色。

1

1875年5月3日這一天,清政府任命了一位63歲的欽差大臣。

這位欽差大臣,來頭不小:他本來就已官拜陜甘總督——清朝九位最高級別的封疆大吏之一——督辦陜西和甘肅兩省的軍務和政務。

他是名震朝野,堂堂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左宗棠。

但他這次被任命為欽差大臣所要做的事,卻絕非常人想的是一樁美差,而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一件棘手之事——收復新疆。

但是,這件棘手的事情,是左宗棠自己千求萬求求來的。

2

左宗棠為什麽會求著收復新疆?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如果再不管新疆,新疆就沒了。

先簡單說說新疆。

新疆原稱西域,從清朝康熙皇帝開始至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連續三朝用兵,終於平定了這塊地方,定名為“新疆”。到了乾隆中後期,新疆人口穩定,商業穩健發展,形成了古城(新疆古城)——歸化(內蒙古呼和浩特)——張家口的西北商業主幹道。

但是,“康乾盛世”之後,清朝國力日益衰落,再加上席卷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起義,中央政府對新疆的控制力逐漸減弱,扶植變少,征稅卻開始直線上升。最終在1864年,新疆爆發了回民之亂,各路勢力在庫車(今庫車縣)、和闐(今和田市)、喀什(今喀什地區)、吐魯番(今吐魯番市)等地先後建立了地方割據政權,宣告獨立。

在一片亂戰之中,占據了喀什舊城的一個地方勢力領袖司迪爾引入了一個強援——來自中亞浩罕汗國(以烏茲別克人為主)的貴族阿古柏。當時沒有人想到,請來阿古柏其實是“引狼入室”,具備相當軍事能力和頭腦的阿古柏進入新疆後,隨即建立了自己的勢力,東征西討,不斷兼並各個勢力。1867年,阿古柏建立了“洪福汗國”,統一了南疆,到1871年年底,又統一了北疆——阿古柏成了全新疆的霸主。

如果阿古柏只是一個地方割據勢力,哪怕建立所謂的“洪福汗國”,還不算是最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是,阿古柏的背後,還有兩個國家撐腰。

一個是英國。1868年,一直對新疆地區有野心的英國就派遣特使會晤阿古柏,承認“洪福汗國”,並向他們贈送了大批軍火,還支援他們成立軍工廠。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還親自寫信向阿古柏致以問候,雙方互派了大使。

另一個國家就是俄國。1870年,俄國派人前往喀什,承認“洪福汗國”,並在1872年簽訂了雙邊條約。

不僅如此,1870年,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阿蔔杜勒·阿齊茲也承認了“洪福汗國”在伊斯蘭教教法上的合法地位。

這下問題就變得非常嚴重了——阿古柏的“洪福汗國”儼然已經成了氣候,還在國際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認可。

166萬平方公裏的新疆,眼看著就要從中國的版圖上消失了。

3

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陜甘總督的左宗棠,不斷要求收復新疆。

1875年1月,光緒帝登基。新皇帝登基,總要有萬象更新的氣象,左宗棠覺得等來了一舉定乾坤的機會,上書要求出兵收復新疆。

按理,左宗棠貴為封疆大吏,提出收復新疆的要求合情合理,哪有那麽困難?

但還真的存在阻力。主要是施加阻力的人的官爵、地位、聲望和才能,可以說和左宗棠至少是一時瑜亮。

那人就是李鴻章。

光緒帝即位後,當時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了七大建議:第一開煤礦,第二開鐵礦,第三架電線,第四修鐵路,第五各海口添設洋學格致書院,第六建海軍。

李鴻章不愧為一代名臣,這六條建議可以說都是極具戰略眼光。但他的第七條建議,卻引起了左宗棠極大的不滿:停止西征,暫時拋棄新疆,加強海防。

這就引發了當時著名的“海防”和“塞防”之爭。

在李鴻章的眼裏,誰是中國未來最大的死敵?無疑就是日本。所以當下所有要務,都要圍繞海軍建設和防範日本進行。他上書:“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裏,土地瘠薄,人煙稀少。乾隆年間平定新疆,傾全國之力,徒然收數千裏曠地,增加千百萬開支,實在得不償失。依臣看,新疆不復,與肢體之元氣無傷,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為好。”

而在左宗棠看來,他並不否認日本是中國未來的勁敵,但他認為,當下最緊迫的問題,其實是新疆問題。新疆關系到全國六分之一的國土,怎能說丟就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