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1章 困獸猶鬥(第2/4頁)

諸將紛紛放下手中的碗筷,互相看看,神情復雜。昨天收到吳軍射來的消息,大部分心裏都慌了,不少人的陣地就是因此丟失的。還坐在這裏的大多是有點定力的,覺得吳軍不可能這麽快就攻破江州,更不可能斬殺夏侯惇,應該是吳軍誇大其辭,動搖軍心。

江州不是江陽那樣的小城,夏侯惇也不是普通的將領,被擊敗有可能,被陣斬的可能性太小了。

此時此刻,聽到曹操親口確認消息的真實性,他們心裏原本殘留的一絲希望瞬間化為烏有,心裏空落落的,腦子裏也一片混亂。

江州被破,後路退絕,必敗無疑,想逃回老家都不可能了。

這椿樹嶺就是近半益州大族的葬身之地。

“其二,軍師祭酒法正,因操勞過度,不幸物故。”曹操泣不成聲。“肱股折,肝膽摧,孤心亂矣,仿徨無計。還請諸君教我,此時此刻,是進是退,是戰是降?”

眾人面面相覷。都這步田地了,還戰什麽戰,想投降都要看吳軍肯不肯接受呢。

在無數雙目光的注視下,曹操拭去眼淚,將一大碗混著淚水的粥喝完,又抹了嘴,環顧四周。

“時至今日,非諸君無能,皆是孤用兵無方,連累諸君前途,甚是慚愧。”曹操長嘆道:“君臣一場,好聚好散。若哪位有意歸吳,孤絕不阻攔,並奉上儀程,略表感激之情。”

聽了曹操此言,眾人遲疑不決。想投降的人不少,但這話能不能當著曹操的面說,又怎麽和吳軍接洽,是不是直接放下武器,舉起白旗,沒人心裏有底。

投降也是有講究的,不同的投降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

這時,帳外響起示警的戰鼓聲,吳軍又開始進攻了。

大帳裏的氣氛更加緊張,誰也不敢輕易說話。

有人進來匯報,吳軍正準備進攻,朱桓、紀靈、婁圭從不同的方向包抄過來,對面大樹嶺上也有動靜,武衛、武猛正在下嶺,看樣子是要發起正面進攻。

這個消息像一聲重鼓,敲在每個人的心頭。

朱桓、紀靈率領的都是吳國中軍,戰鬥力之強,有目共睹。正是這些吳軍步卒克服了地形上的不利,在幾天之內攻陷了除椿樹嶺以外的所有陣地,並將他們包圍在這裏。武衛、武猛是吳帝孫策的親近營,戰鬥力更勝於普通中軍,他們出戰,也就是孫策本人親自出戰。

號稱項羽再世的小霸王在闊別戰場多年後,又要一顯身手了嗎?

他們連朱桓、紀靈都擋不住,又怎麽可能是戰無不勝的孫策對手。

有人偷偷地看向曹操。

初平二年,曹操與孫策在南陽大戰,在占據優勢的情況下損失折將,幾乎全軍覆沒。十多年過去了,如今孫策正當壯年,君臨天下,曹操卻年近半百,龜縮一州,雙方實力之懸殊甚於當年,曹操能支撐幾個回合?

曹操轉身看向秦宓,從容說道:“子勅,你將當日孫策的話再說一遍。”

秦宓起身,定了定神,將當日孫策、郭嘉所言又說了一遍。他出使復命後,曾勸諸將認清形勢,卻沒有提及這句話,就是怕諸將一時義憤,非要和吳軍一較高下。現在看來,這個擔心已經沒必要了。形勢變化比他想象的還要快,就算是強攻,吳軍也有可能在今天解決戰鬥。

諸將聽完,神情各異,心情復雜,有憤怒,有不甘,有絕望,有沮喪。

但有一種情緒是共有的,屈辱。

吳國君臣眼中從來沒有他們的位置,他們最多是吳軍將領軍功簿上的幾個數字,連名字都未必有。

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怒氣在大帳中彌漫開來。

不管是為了尊嚴,還是為了利益,他們都必須一戰,要讓吳軍意識到他們並非可有可無的數字,而是有一戰之力的人,能讓吳國君臣為他們的狂妄付出代價。

曹操等了一會,讓諸將的情緒醞釀成熟,這才咳嗽一聲,朗聲道:“士可殺,不可辱。孤弱冠出仕,為洛陽北部尉,三十年來,鬥閹豎,戰黃巾,討董卓,平劉焉,雖時有勝負,卻未嘗忍辱偷生。如今知天命,亦知英雄出於少年,非我老朽可敵。然,身可死,頭可斷,辱不能受。”

曹操環顧四周,大聲說道:“諸君願去願留,孤不幹涉。可是孤不能受辱於人,就算拼了這條命,也不讓孫策如願。讓他看看我蜀國能堅持到現在,自有原因,絕非任人宰割之地。”

話音未落,滿臉通紅的張任挺身而起,拱手施禮。

“臣張任,願隨大王死戰。”

韓浩也起身施禮。“臣浩無能,屢戰屢敗,無顏苟活,願隨大王死戰。”

黃權、狐篤互相看了一眼,起身施禮。

更多的人站了起來,七嘴八舌地請戰,其他人雖然未必願意,可是此情此景,放下武器,束手就縛的話也說不出來,只能跟著眾人一起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