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3章 勢若雷霆(第2/3頁)

留下張魯鎮守宕渠,收羅船只,籌備錢糧,徐庶、徐晃合兵一處,奔襲閬中城。

蜀軍主力都被曹昂帶走,閬中只有千余郡兵。面對突如其來的徐庶、徐晃,城中的大族大驚失色。在短暫的掙紮,得到性命可以保全的承諾後,閬中城門大開,向徐庶、徐晃投降。

徐晃留下王平守閬中城,主力回援黃忠。

臘月初,曹昂被孫尚香、黃忠兩部共五萬大軍包圍,內無糧草,外無援軍。

……

曹昂坐在山頭,神情頹喪。

陳宮站在一旁,低著頭,臉色疲倦,眼圈發黑。

這些天戰況激烈,形勢瞬息萬變,讓他應接不暇。偏偏還沒有一個是好消息,每一個消息都讓形勢更加惡化。為了能及時處理,他已經有好幾天沒能睡個囫圇覺了,精神差得不能再差,腦子都轉不動了。

他只想躺下睡一覺。哪怕沒有床,有一片稍微平坦些的地就行。

“公台兄,奈何?”曹昂慢慢擡起,面帶苦笑。他沒有再稱陳宮為陳相。形勢至此,蜀國必亡,已經沒什麽懸念了。

陳宮沉默了片刻,擡起手,用力抓了抓頭皮。頭屑飛落如雪。連續多日激戰,沐浴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現在臟得自己都忍受不了,只是實在沒力氣處理。

“子修,你已經盡力了。”陳宮長嘆一聲。“此乃天意,非戰之罪。請降吧,毋須再造無辜殺戮。”

“父親尚在堅持,我……”

“他堅持不了太久。”陳宮搖搖頭,笑容苦澀。“吳國勢大,孫策謹慎,不會給他反敗為勝的機會。即使法正用險,最多也只是一時勝負,改變不了結果。”

他長嘆一聲:“益州雖然有江山險固,卻只能偏安一時。一旦中原安定,益州注定是支持不住的。令尊明於軍國大勢,豈能不知。他只是騎虎難下,不得不然爾。”

曹昂轉了轉眼珠,欲言又止。雖然曹操沒有明說,但是他也早有警覺。曹操竭益州之力與孫策對峙,與其說是希望反敗為勝,不如說是順水推舟,借戰爭消耗益州大族的實力。這等於是變相的配合孫策,只是不能宣諸於口。

他也不想打,不僅是現在不想打,從一開始就不想打。

對他來說,投降不難,難的是父親曹操還沒降,他這個做兒子的先降了。

不過,除此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選擇。他只有一萬人,又沒有足夠的糧草,根本不可能是孫尚香、黃忠的對手。孫尚香攻南鄭的經過,他已經知道了,那根本不是交戰,而是摧枯拉朽般的碾壓。

漢昌只是一個縣城,不是南鄭,更沒有瞿塘峽那樣的天險。

他攔不住孫尚香的步伐,就連阻滯一下的可能都沒有。雙方實力差距太大。一旦開戰,最多三天,孫尚香就能全殲他。

為了這三天時間,白白犧牲一萬多人,這是罪過。

曹昂站起身,摘下腰間的印綬和戰刀。他撫著戰刀的刀鞘,心中五味雜陳。這口刀還是孫策送的,如今又要送回去了。

陳宮向鮑勛使了個眼色。鮑勛會意,上前一步,接過印綬和戰刀,躬身一拜。

“委屈叔業了。”曹昂一聲長嘆,神情卻莫名的輕松了起來。

……

曹昂請降,孫尚香沒有為難他。

畢竟是自家親戚,以後還要相處的,做得太難看了不好。

孫尚香甚至沒有舉行納降儀式,雙方協商好相關的事務後,她派人將曹昂、陳宮請到中軍大帳,以禮相見,置辦酒宴款待曹昂等人。

她甚至將曹昂的戰刀還給了曹昂。當然,蜀國太子的印綬是不能還的。

孫尚香對陳宮也很客氣,向陳宮請教了不少問題。雖說禮儀的成份很重,陳宮還是驚訝於孫尚香的學識和氣度。幾年前,她還是一個頑劣的孩子,經常帶著幾個小夥伴橫沖直撞,招搖過市。一轉眼,她居然能夠指揮幾萬大軍作戰,而且有模有樣,絲毫不露怯態。

這大概就是天賦。

考慮到曹昂的脾氣,孫尚香沒有安排曹昂繼續統兵,甚至沒有讓他留在軍中。她和曹昂商量了一番後,安排人護送曹昂去長沙。孫尚英和曹琬都在長沙,他們可以先團聚,然後等孫策班師。

反正也就是幾個月的事。

曹昂答應了。不過他決定先回一趟老家譙縣,與養母丁夫人見一面。他離開兗州之後,一直沒見過丁夫人,也不知道她這幾年怎麽樣。相比之下,孫尚英和曹琬有天子和太後照顧,倒是毋須他擔心。

孫尚香也沒說什麽。大漢重孝道,曹昂這麽做也可以理解。

曹昂走了,陳宮、潘璋等人卻被留下了。用不用他們再說,首先要削去曹昂羽翼,免得他再有什麽多余的心思,節外生枝,另外也是重賢求才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