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2章 滄海桑田(第2/4頁)

兩座城之間只隔著一道亭下溪。

雖說名字叫溪,但亭下溪一點也不窄,就是一條大河,水流也挺急。

可想而知,隨著夏天到來,這亭下溪就是一道小江。

亭下溪與長江也有些不同,那就是更不適合大型戰船駛入。

在長江南岸,與丹陽城相對的地方,還有一座小城。這座城雖然不大,地勢卻極險,兩側都是溪水,背山面江,易守難攻。

站在樓船上,孫策能看到城上的蜀軍戰旗,甚至能感覺到蜀軍的好奇心。他忽然心中一動,命人將樓船靠近南岸,就近看看城上的蜀軍將士。

樓船轉向,緩緩向南岸靠去。為了減輕自重,船上只有槳手,除了十幾個水性特別好的虎士和羽林女衛和必備的傳令兵、旗手,幾乎沒有一個甲士,所以樓船上看起來很平靜,沒有一絲殺氣。

趕過來護航的幾艘戰艦就不同了。麋芳知道孫策的樓船上沒什麽兵力,生怕孫策出事,急急忙忙趕了過來,同時打旗號,懇請孫策不要靠得太近。城上很可能有守城弩這樣的遠射武器,萬一哪個蜀軍將士熱血上頭,來上幾箭,孫策就可危險了。

孫策能理解麋芳的心情,也沒有靠得太近。他看清了城上的將旗,不免有些好奇。

將旗上有個沈字。

他記得甘寧說過,甘寧在劉璋麾下時,有個朋友叫沈彌,兩人關系不錯。後來甘寧歸附,沈彌留在益州,後來又跟了曹操,但仕途不怎麽順利,這幾年默默無聞。

盡管如此,他還是不太相信這座無名小城的守將會是沈彌。

這座城太小了,守將最多是個校尉,沈彌混得再差,也不至於是個校尉吧。

十年前,他就是校尉了。

孫策看了一會兒,便命樓船返回,向江北的大營而去。半路上,他遇到了匆匆趕來的孫權。登上樓船,看到孫策無恙,孫權松了一口氣,卻還是忍不住埋怨了幾句。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況陛下萬金之軀,豈能以身犯險。萬一城上射箭,傷著陛下,奈天下何?”

孫策笑眯眯地看著孫權。“你知道那城上的守將是誰嗎?”

“沈彌。”

孫策很驚訝。“真是他?”

“陛下一定是覺得他身為益州宿將,不該如此職卑位輕吧?”

孫策點點頭,卻沒說什麽,只是靜靜地看著孫權。

“臣聽說他是被甘寧連累的。他和甘寧交好,甘寧歸吳,可能和他還有過聯系,忠心可慮,所以一直沒有重用他。這次派他鎮守小城就是排擠他。這樣的城通常由一個都尉鎮守就夠了,哪裏用得著校尉。”

“那是不是說有勸降的機會?”

孫權愣了一下,隨即又搖搖頭。“陛下,何必多些一舉。此城雖險固,但城中兵力太小,不足以影響我軍作戰。沈彌雖受排擠,仕途不暢,但他的家人都在成都,豈敢輕易投降?”

“這也不一定。”孫策笑笑。

孫權疑惑地看著孫策,孫策卻沒有再說,轉而說起了黃月英的構想。孫權聽了,也很興奮。如果能解決大型樓船逆水而上的問題,投石機、重弩等武器就可以參與攻城,破城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他也不會頓兵堅城之下。

雖說他現在還沒有敗,可是取勝的機會也很渺茫。如果孫策要履行當初的約定,隨時可以趕他回長沙。

吳軍大營在秭歸縣城西。這是一段相對寬闊、平緩的江面,在群山之中出現了一塊盆地,秭歸縣最好的耕地就在這裏,用來紮營自然是綽綽有余。紮下大營,雖然沒有攻城,卻等於切斷了城中蜀軍與外界的聯絡。以目前的形勢而言,除非曹操親自率部來援,否則沒人有打破吳軍封鎖的實力。

樓船駛入深溪(今香溪河),朱桓與諸將在碼頭相迎,引孫策入營。

“如何?”孫策一邊走,一邊和朱桓、麋芳交談,詢問這幾天的感受。

“峽江之險,名不虛傳。”朱桓感慨道:“天地之力,不可等閑視之。臣今天算是明白了。”

麋芳也附和了兩句。“臣也有此感。江中行船,竟比海中行船更難。換作以前,臣是絕不相信的。”

孫策擺擺手,將急著表現的朱桓推在一旁,叫過陳矯。

“季弼,這幾天辛苦吧?”

陳矯微微一笑。“臣與二位君侯想法不同。如果非要在海上與江上選擇一樣,臣寧願在江上。”

“為何?”

“江上風景好。”陳矯伸手一指,又道:“循此溪而上,不過一日水程,便是屈大夫舊居,還有祭祀他姊姊女媭的廟。若非戰時,臣說不得便要訪古去了。哪像是在海上,行上幾日也看不到一塊陸地,漁民都看不到一個,更別說屈大夫這樣的前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