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6章 虛虛實實(第3/3頁)

曹操和馮鸞商議,是繼續進兵七道巖,還是就地休整?

馮鸞哪有什麽主意,一本正經的考慮了一會兒之後,覺得還是回滾龍坡待敵比較好。與其辛辛苦苦地趕到七道巖,隨後又要回撤,不如就在滾龍坡備戰,全力以赴,將滾龍坡的防務搞得堅固一些。

曹操從善如流,大誇馮鸞沉穩持重,說得馮鸞有些飄飄然。

曹操傳令張任,讓他相機行事,不要輕易接戰。又傳令史渙,讓他抓緊時間構建工事。他本人則留在三峽村,勘察地形,準備接應從七道巖撤下來的張任。他離張任只有三十多裏,一天的路程。萬一徐晃真的派兵包抄張任的後路,他可以及時上前增援,撕破徐晃的包圍,接應張任脫圍。

命令發出,原本平靜的小村落就緊張起來。曹操請馮鸞去村中傳令,要求所有的百姓都集中起來,躲到山裏去,帶走所有的糧食、家禽、牲畜,免得落入吳軍之手。

這些東西的確沒有落入吳軍之手,大部分都被馮鸞帶回大營,其中包括幾個有點姿色的村婦。身為曹操的老朋友,馮鸞知道曹操的脾氣。這幾個山野村婦雖然不如大族女子知書達禮,卻勝有野趣天然。

曹操笑罵了馮鸞兩句,欣然笑納。

消息連續不斷的傳來,但徐晃卻遲遲沒有來。進駐宣漢之後,徐晃就停止了前進,只是派出斥候打探消息。雙方的斥候已經接觸,主力卻一直相距甚遠。

張任不解其意,他的斥候也打聽不到什麽消息。在吳軍斥候的強力壓制下,蜀軍斥候的活動被壓縮在不足十裏的範圍內,而且每天都有不小的傷亡。張任擔心被俘的斥候會泄露消息,幹脆減小了斥候的任務。

曹操也搞不清徐晃的意圖,直到幾個從宣漢附近的山裏逃出來的巴人趕到大營,告訴他吳軍正在清剿不曹水沿岸的部落,這才恍然大悟,隨即大喜。

徐晃在打劫巴人部落。不用說,肯定是收集糧食,看來黃忠快要斷糧了。

馮鸞急了,請曹操出兵,馳援巴人部落。山裏的巴人部落大多和他們有來往,過年過節的都要送些山貨來,有的還有婚姻關系。如今巴人有難,他們不能見死不救。

曹操義憤填膺,一口答應,傳令張任出兵接應,實際上卻要求張任持重,不要輕舉妄動。他心裏很清楚,巴人的日子並不寬裕,徐晃能收集到的糧食有限,反倒因此和勇猛善戰的巴人結了血仇,等於捅了馬蜂窩,對他來說是意外之喜,正中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