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8章 新義利說(第2/4頁)

孫策笑了笑。“陸公是沒給錢吧?”

“給了,不過郡學的開支也大,老臣只能開出三百石的報酬。本來以為不少,又不是正常任教,五天才上一次課,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些算學高手現在很吃香,隨便去參加一個聚會,講一堂課,就是上萬錢,根本看不起這三百石的報酬。”陸康無奈的攤攤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如今做學問的都成了逐利之徒,實在令人擔心。”

孫策也很吃驚。趙嬰講一堂課能得萬錢?“都是什麽人請他講課,出手這麽闊綽?”

“以商人為多,還有一些附庸風雅的權貴,不僅是趙嬰,有名的學者都在他們邀請之列。自己聽不懂沒關系,能請到著名的學者開講也是爭名的好辦法。嚴浮調能聚斂到那麽多錢財,大多就是這麽來的。我聽說他最忙的時候一天能講三場,早上一場,下午一場,晚上還有一場。”

孫策聽出了陸康話氣中的酸味。為了見嚴浮調,他了解了一些關於嚴浮調和浮屠道的傳聞。嚴浮調這麽受歡迎,固然和浮屠道是新鮮事物有關,也和踩著儒門出頭有關。浮屠道能有今天的氣勢,一半是和其他學術辯論辯出來的。一個人講沒什麽意思,兩個人唇槍舌劍的辯論更吸引人。浮屠道如此,儒門也是如此,奈何總被人虐,自然沒興趣了。

“我來找徐公河談談。不瞞陸公說,我本來也有這樣的計劃,不管將來是從文還是從武,從工還是從商,了解一些算學知識總是好的,沒想到陸公先行一步。論風氣之先,還是我吳郡第一,即使是陸公這樣的宿儒也敢於求新求變。”

陸康謙虛了幾句,心裏灌了蜜似的甜。有孫策這句話,吳郡這與眾不同的地位就穩了。如果能主持完成新義利學說,為吳國的發展保駕護航,提供思想綱領,那就更好了。

趁熱打鐵,陸康邀請孫策與郡學的師生座談。

孫策欣然答應。他今天到郡學來就是給陸康和吳郡郡學堂面子。不管怎麽說,吳郡是他的本郡,也是江東的都會,是他的根基所在,理當有所照顧。

得到孫策的同意,陸康立刻請孫策下樓,登上講堂。得知孫策要來的那一刻,他就有此想法,召集了所有的師生聽講。當初孫策在南陽講武堂開講,討論士的三重境界,並由蔡琰主筆,留下《士論》一篇鴻文,至今傳為佳話。現在孫策到了吳郡,自然也要做一篇大文章,才能彰顯孫吳鳳鳴之地的風采。

郡學的堂上階下坐得滿滿的,人滿為患,除了郡學的師生,還有一些聽到消息的木學堂、講武堂、政務堂的師生,院子裏坐不下,連墻頭上都坐滿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倒是不拘一格,爭奇鬥艷。墻角有兩人爭立足之地,一個身著勁裝的如花少女,一個是身著儒衫的白發老翁,各操吳音,你一言,我一語,少女嗓音清脆,吐字如珠落玉盤,快如急雨,老叟音質低沉,似古琴散音,不緊不慢,從容不迫,如同祖孫對唱,別有一番風味。一旁看熱鬧的大聲叫好,渾然不怕事大。

見陸康引著孫策現身,堂上堂下頓時安靜下來,就連吵架的少女和老翁都停了,互相瞪了一眼,勉為其難的分享了立足之地。

陸康首先介紹了幾個教師和優秀學生,然後向眾人解說了剛剛在樓上與孫策的對話,尤其是有關嚴浮調的部分更是巨細靡遺,活靈活現,令人身臨其境,倒是讓孫策有些意外,沒看出來陸康還有說書的本事,後世起源於吳地的昆曲被稱為百戲之祖,風靡一時,看來是有原因的。

得知孫策剛剛折服了嚴浮調,郡學的師生喜形於色。這段時間,他們被嚴浮調打擊得不輕,不少人準備在孫策來時告嚴浮調的黑狀,只是還沒等他們出手,孫策只言片語就將囂張的嚴浮調鎮住了,簡直大快人心,對孫策的好感頓時提升了幾個層次。

席間,不免有人又問起孫策對浮屠道的印象。孫策大致解釋了一下,但他沒有局限於佛學,而是順勢說起了希臘、羅馬。他對郡學的師生說,大概在與老子、孔子相當的時代,更遠的西方也出現了幾位賢者,他們提出了一些新的學說。這些學說與中原學問各有千秋,都值得好好研究。做學問就應當如蜜蜂采花釀蜜,取百家之長,成一家之言,只有如此,學問才能日日新。總在前人劃的圈子裏打轉是不會有出息的。

孫策慷慨激昂地說,尊師重道並不是對前賢亦步亦趨,而是站在前賢的基礎上,有新的發現,敢於見前賢所未見,言前賢所未言,將前賢的思想、學說去蕪存菁,發揚光大。只有如此,將來我們走出去的時候,才能走得更遠,更穩。我們不是征伐,而是傳播文明。就像我們的巨型拋石機一樣,那不僅僅是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更是文明和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