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0章 術業有專攻(第2/2頁)

“這麽急著來,有什麽事嗎?”

賈詡擡起眼皮。“洛陽的戰事如何?”

蔣幹無聲地一笑。“洛陽丟了,魯子敬已經退守伊闕關,這是兩天前的消息,現在不知道還在不在伊闕關,退守梁縣也說不定。”

“還需要我們出兵嗎?”

“無所謂啦。”蔣幹攤攤手。“你自己決定好了,我不能越俎代庖。”

賈詡咧了咧嘴。“這才像你蔣典客。”

蔣幹本不想接他的話頭,可是看賈詡一副居高臨下的神情,又忍不住說道:“你想說什麽就說,不要故弄玄虛。我有什麽失職之處,還請你賈牧不吝指教。”

“既然是典客,就好好做個典客。”賈詡端起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蔣子翼,你不是軍師,就不要勉強自己。吳王安排你駐河東、弘農,就是維持聯盟,而不是由你來決定我們該什麽時候出擊,或者是否出擊。恕我直言,我相信吳王寧願將這個決定權留在我的手裏,而不是交給你。”

蔣幹眉心微蹙,斜睨了賈詡片刻,有點明白了賈詡的意思。楊修到長安之後,他就專門負責與賈詡等人的聯絡,常駐弘農、河東。得知荀衍進兵河內,他就預計到袁譚有可能從河內進攻河南,一直希望賈詡能夠出兵助陣,但賈詡一直沒有給他準信,一拖就是半年,直到現在。不僅如此,賈詡還讓從涼州趕來的張繡趕到弘農,說是保護他的安全,實際上監視他行動。

他當然不會在乎張繡,用了幾個小手段就將張繡真的變成了他的親衛,還說動董越屯兵函谷關,從側面威脅袁譚。但董越很聽賈詡的話,賈詡沒有命令,董越堅決不肯踏入洛陽戰場一步,一直演變到目前的局面。魯肅放棄了洛陽,退守伊闕關。

可是賈詡的意思卻說這正是他希望的結果,堅持當初沒有按他的要求出兵是正確的。他當然不願意承認,但他卻隱隱的意識到,賈詡說的可能是對的,不出兵比出兵更好。袁譚的處境就是最好的證明。他現在進退兩難,既不能進攻伊闕關,又不能放棄洛陽,只能僵持著。

但是他怎麽知道這不是賈詡在調侃他?

見蔣幹神色狐疑,賈詡放下茶杯,又問了一句:“你覺得袁譚能攻取伊闕關,甚至進入南陽嗎?”

蔣幹冷笑一聲,不屑一顧。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那你是希望袁譚留在洛陽,還是退回河內?”

“他會退嗎?”

“如果我們出兵,他焉能不退?”

蔣幹沉默不語。

賈詡接著說道:“對我們來說,袁譚留在洛陽,我毋須擔心,就算他進攻弘農,我們也有足夠的反應時間。可是他如果退回河內,那我就不能不防,他向西可以越中條入河東,向北可以經天井入上黨。不管是哪個方向,我都不得不迎戰。你覺得河東和上黨的世家會支持他還是支持我?”

蔣幹明白了。嘴上不肯認,心裏卻一清二楚。袁譚不怕賈詡、董越出兵,他正等著他們出兵,好找理由退出河南,進入弘農或者河東、上黨。占據河內之後,他可以四面出擊,對賈詡等人形成了全面壓力。他在給朝廷的報捷文書中要求賈詡、董越出兵助陣,就有拖他們入局的意圖。賈詡早就看破了這一點,堅持不給袁譚這個機會。對賈詡而言,袁譚滯留洛陽才是最好的選擇,哪怕多留一天都是好的。

“你早就知道魯子敬會放棄洛陽,退守伊闕?”

賈詡冷笑一聲,語帶嘲諷。“洛陽是舊京,而且是已經荒殘的舊京,四面受敵的舊京,所有的意義只在於天下之中,可以四面出擊。吳王的實力尚不足以平定天下,占據這個兵家之地意義不大,據之亦可,棄之亦可。對吳王而言,如果袁譚占據洛陽,因此封王,天下又多一個異姓王分謗,遠遠比占據洛陽有意義。這一點,魯子敬明白,辛佐治也明白,只有你蔣子翼不明白,上竄下跳,仿佛我不出兵,吳王就會被袁譚擊敗似的。你也不想想,吳王退出洛陽,我還能獨存嗎?”

蔣幹盯著賈詡瞅了半天,忽然笑了,帶著幾分說不出的得意。“賈文和,沒想到你這屬烏龜的也有如此失態的時候啊,真是不容易啊。”

賈詡愣了片刻,一聲嘆息。“交友不慎,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