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1章 一出好戲

蔣幹將截獲的報捷文書甩給賈詡。賈詡看完之後,有些無奈。這是蔣幹惹的麻煩,他卻不能不管。

“屍體在哪兒?”

“埋了。”

“挖出來,扔黃河裏去。”

蔣幹很快明白了賈詡的意思。袁譚的使者死了,這件事瞞不了太久,袁譚收不到朝廷的回復,遲早會查,一旦發現人死在弘農境內,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董越都會有麻煩。把屍體扔到黃河裏,順水而下,有可能會被袁譚發現,到時候推到河盜的身上,袁譚也拿他們沒辦法。

“弘農郡有袁譚的人?”

“不可不防。”賈詡眉頭緊鎖。“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有幾個人在弘農做官太正常了。袁紹本人就做過司隸校尉,其後繼任的黃琬、宣璠、趙謙都是袁紹一黨,前任太守王宏就是王允的黨羽,你或許還有點印象。”

蔣幹點點頭。他對王宏的確有印象。王宏和宋翼都是王允的鄉黨,曾經分別任左馮翊、右扶風,在殺董卓時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不僅是王宏,賈詡說的其他幾個人他都略知一二,只是處境不同,感受沒有賈詡這麽深。看來袁紹一黨盤根錯節,對司隸的控制很嚴密啊。難怪賈詡用了這麽多年也沒能真正控制河東、弘農。要把這些有嫌疑的人全部換掉,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這兩點,賈詡都沒有。李儒倒是學孫策在並州設立學堂,招收貧困子弟入學,但那些孩子還沒畢業,暫時還派不上用場,離全面控制並州和河東、弘農更有相當大的距離。

“行,這件事交給你處理吧。”

“你放心了?”

蔣幹哈哈一笑,不理會賈詡的嘲諷。能讓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賈詡如此失態,他很有成就感,也就不計較賈詡的態度了。

“子翼,你辛苦一趟,回襄陽吧,代我向吳王致意。”賈詡端著茶杯,若有所思。“連你都在懷疑我,吳王身邊想必也不乏其人。你回襄陽,為我轉達吳王,順便也讓袁譚安心,爭取再拖一段時間。”

蔣幹嘴角撇了撇,瞅著賈詡半晌,微微頜首。他並不完全相信賈詡的話,但他記得孫策的交待:與賈詡打交道不能急,不能將他當作普通諸侯,期望值不要太高。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也不要勉強,不要計較一時得失,尤其是現在這種時候。欲速則不達,逼得緊了,反而可能將他變成敵人。

“你是不是還要演一出逐客?”

賈詡拱拱手。“事急從權,還請子翼見諒。”

……

弘農出了一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事。

吳王使者蔣幹因納妾與董越女董青發生沖突,連續數次大鬧後,兩人決裂。又因蔣幹多次催促董越出兵攻擊袁譚,引起董越反感,賈詡從並州趕來調解不成,不得不禮請蔣幹出境。

禮請當然只是客套說法,其實就是驅逐。蔣幹大怒,當天就離開了陜縣,向南去了南陽。

消息傳得波瀾不驚,而且被人刻意掩飾了,卻逃不過有心人的眼睛。幾天之後,消息送到了袁譚的案頭。與這個消息同時到的還有使者未能如期到達的消息。袁譚派出的幾批使者都失蹤了,沒能到達華陰。他們最後出現的位置是黽池。黽池到華陰之間還有三個縣,但這些地方一直是董越控制得最嚴密的地段,縣令、縣丞都被撤換成西涼人,消息打探遠不如其他方便。

郭圖接到消息後,對照這些使者的行程,估計他們是黽池與陜縣之間遇害,再對照蔣幹離開弘農的時間,這兩件事明顯有關聯,他分析使者的屍體可能會被扔進黃河,順水而下,隨即派人沿河搜尋。不出所料,兩天後,他們就陸續發現了使者的屍體。這些屍體雖然被泡得腫脹發白,卻不是溺水而死,而是被人殺死後拋屍河中。

正當袁譚考慮是不是要借機發難的時候,賈詡趕到函谷關,派人向袁譚致意。我已經收到朝廷的詔書,集結了三萬步騎趕來助陣,就駐紮在天井關,董越也集結了兩萬步騎,在函谷關待命,但並州戶口不足,錢糧無法支撐大軍作戰,願意用河東的鹽鐵和你換一些錢糧。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就能在十天以內趕到洛陽,參與作戰。

賈詡的態度很誠懇,卻只字未提使者失蹤的事,也沒有提蔣幹的事。袁譚哭笑不得。這個賈詡簡直太陰險了,一點也不像涼州人。他這五萬步騎——如果數量屬實的話——是來助陣的嗎?天井關是由河內進入上黨的要塞,函谷是由河南進入弘農的要塞,他分明是做好了迎戰的準備,卻用錢糧不足的理由來掩飾,還假惺惺的要用河東的鹽鐵來交易。

可是拋除雙方的敵對,即使是沮授也不得不承認賈詡的應對滴水不漏,軟硬兼施,既讓他們找不到借口,也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如果沒有孫策在側,即使賈詡做好了準備,他們也有把握強攻取勝。可是現在形勢錯綜復雜,他們沒有必勝的把握,明知賈詡說謊也只能當是真的,撕破了臉對他們沒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