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8章 風雲變(第2/2頁)

最好的辦法還是讓孔融、禰衡寫文章應對,將影響局限在學術範圍內。

天子想到長公主送來的畫,再看看看著束手無策的群臣,心中一片淒涼。他甚至不知道這些大臣是真的沒辦法,還是不肯想辦法。在普通庶民的民心倒向孫策之後,官員、士子也動搖了,本朝養士百余年,如今卻眼睜睜地看著孫策蠶食人心,無可奈何。

時不我待,不能再拖了。時間拖得越久,對朝廷越不利。

退朝之後,天子留下荀彧、劉曄等人,商議了一番後,決定催促袁譚、劉備、賈詡出兵,夾擊孫策。

……

謝煚看著楊修走進來作坊,立刻低下了頭,靜悄悄的站在一旁,校對手裏的文稿。

他就見過楊修,但楊修卻不認識他。朝廷赦免他們之後,他不敢回江東,就改了名字,留在長安。原本在市中幫人記賬。他通曉吳語,又能寫會算,和關東的商人打交道比較容易,還能順便打聽家裏的事。後來長安開印坊,需要識文斷字的人抄寫、校對書稿,他便又到了印坊。對他來說,這畢竟是與書有關的事,總比為商人記賬好一些。

楊修與這個印坊合作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他校對的。楊修對他印象不錯,不過他清楚楊修的身份,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不到萬不得已,也絕對不在楊修面前晃悠。

可是今天楊修沖著他來了。

聽到楊修的腳步聲在自己身邊停下,謝煚僵住了,一動不動,臉色蒼白,腦子裏嗡嗡作響。該來的總會來,終究還是躲不過。

“謝君,借一步說話?”

謝煚擡起頭,木然的打量著楊修,想笑兩聲以示無畏,臉皮卻有些不聽使喚。他為掩人耳目,放棄了謝姓,將煚字拆開,自稱巨炅,印坊裏的人都稱他巨先生。楊修稱他為謝君,自然是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

“不知長史有何見教?”

“江東有佳音,謝君也許願意聽聽。”

謝煚沒有拒絕。事到如今,他無處可逃,倒不如坦然些。他跟著楊修出了印坊,來到印坊主人為楊修特地安排的小院。小院很安靜,一個人影都沒有,連服侍楊修的侍女都退了出去。站在院中,楊修從懷裏掏出一封家書,遞給謝煚。

謝煚接在手中,看了一眼,頓時心情激動。這上面的字跡太熟悉了,是兒子謝承的筆跡。

“我兒在何處?”

“令郎在襄陽書院,如今在吳王身邊侍候筆墨。”楊修拱拱手。“謝君,我們要做同僚了,將來可能還要做親戚。以前有怠慢之處,還請見諒。”

謝煚一頭霧水。楊修便把孫策的安排說了一遍。謝煚一聽就明白了。雖說孫策並沒有確定讓袁耀迎娶女兒謝憲英,但謝家沒有討價還價的實力,袁耀同樣不會有拒絕的可能。世家子弟的婚姻本來就不是由他們自己決定的,更多的是家族利益。只要這件事對袁家有好處,袁耀不喜歡也得接受。

雖然袁耀不如孫權,畢竟比普通世家要好一些。謝家因為自己耽誤了這麽久,這個機會不能再放過。

謝煚心裏一百個願意,卻不肯太急迫,讓楊修輕視。他期期艾艾的猶豫了一會兒,很勉強地向楊修行了一禮。“以後……還要請長史多多關照。”

看著欲拒還迎的謝煚,楊修哈哈一笑,親自給謝煚上茶。看到謝煚,他更加慶幸自己當初做了一個正確的選擇。如果不是選擇了孫策,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就連父親楊彪都不會留在太湖。汝南袁家算是半殘,弘農楊家的好時光卻能延續下去,五世三公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