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2章 萌芽(第2/2頁)

“作賦要鋪陳景物,自然要先搞清楚都城附近都有些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孫匡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已經收集了一百多種了。”

孫策啞然失笑。漢賦是講究鋪陳,以辭藻華麗著稱。漢末五言詩已經興起,但賦的地位還很高。孫匡是孫家子弟中最喜歡讀書的,有這樣的志向也很正常。不過孫策對賦不太感興趣,對孫匡收集的資料倒是感興趣,這簡直是一部風物志啊。

“多收集一些。”孫策摸摸孫匡的腦袋。“賦可以慢慢作,到時候將這些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的圖譜結集成冊,印出來,也是不錯的。十歲之前出專著,你是我們孫家當之無愧的讀書種子。”

“這個……還能出書?”孫匡很意外。

“當然可以。”孫策又看了一會,越看越覺得孫匡畫得不錯。“你跟誰學的畫?張公嗎?”

“主要是和張公學的,去年遇見趙公,蒙他指點正途,前些天又承蔡公不棄,指點了一些筆法。”

孫策連連點頭。張昭的書法不錯,沒想到他還會做畫。趙岐善畫,他倒是清楚的,至於蔡邕,那就更不用說了,十項全能,好像除了生孩子,就沒有他不會的學問。蔡琰得他真傳,手繪的插圖堪稱神品,就算是唐伯虎看到了也會視若珍寶。有這幾位大家指點,孫匡的繪藝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喜歡畫畫?”

“喜歡。”孫匡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喜歡就畫。只要你願意畫,王兄養你一輩子。從這個月起,專門給你一筆錢買紙買筆,順便再雇一個跑腿打雜的,幫你采集標本。”

“我!”孫朗立刻舉起了手,生怕孫策看不到,連腳尖都踮了起來。

孫策大笑,捏捏孫朗的小臉。“那就你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張纮撫須而笑,眼神欣慰。

孫策和兩個弟弟聊了一會,又看了一會孫尚香射箭,回到主席,袁權等人已經準備好妥當,正聚在一起說笑。孫策和孫匡、孫朗說的話,她們都聽到了,孫策剛坐下,袁衡就向他請示,打算也給劉和增加月錢,提供紙筆。孫策多次見劉和跳舞,也見過她手繪的舞蹈圖譜,知道她遺傳了漢靈帝的基因,對藝術有一定的天賦。不過他不覺得劉和需要這筆錢。他雖然沒有給劉和整個丹陽郡的賦稅,但劉和的私房錢很充足,不至於差這點錢。但他還是答應了,這是袁衡作為正妻對財權掌控的權力,他應該予以尊重。

坐下聊了一會兒,郭嘉趕了過來,鐘夫人和郭奕跟在身後。郭奕和孫策、張纮見禮後,找年齡相當的朋友玩去了。自從徐節擔任了孫尚香的軍師,郭奕徹底解脫,連性格都開朗了很多。

孫策將楊修的報告轉給郭嘉,郭嘉看完,考慮了一會兒,有些不屑。

“荀文若真是可憐,知其不可而為之,誤人誤己。”

孫策不太明白。他看得出天子不肯服軟,但他看不出有荀彧的影子,至少不能確認,包括張纮也無法斷言。郭嘉卻一口斷定荀彧,是直覺還是收到了什麽線報?

“大王,做好應戰的準備吧,有備無患。”郭嘉沒有做過多解釋,只是不動聲色的瞟了一眼孫策身後。孫策沒有轉身,他知道身後有哪些人,袁權、袁衡都在那兒,長公主劉和也在其中。不過他不擔心劉和,劉和膽子很小,每次寫家書都會讓他過目,他沒時間也會讓袁權過目,得到允許後才會發出。

“奉孝覺得天子將如何行險?”

“以加官進爵為餌,誘使曹操、袁譚夾擊,天子居中,伺機而動。不過這只是他的一廂情願,以輕馭重,與虎謀皮,向來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縱使一時得逞,往往也會自食其果。可曹操、袁譚不會放過這個正名的機會,他們一定會響應的,甚至劉備都會從中分一杯羹。”

郭嘉搖了搖羽扇,眉頭微皺。“大王,封王詔書公布天下也有幾個月了,賈詡一直沒反應,是不是該敲打敲打他了?”

孫策搖了搖頭。他也要考慮這個問題。朝廷有意封王是去年四五月間,正式封王是十月,以邸報形式公布天下,賈詡肯定收到了。可他既沒有派人來祝賀,也沒有反對,反應實在有些詭異。楊修去關中,蔣幹得以將主要精力轉移到河東、並州,應該與賈詡見過面了,只是還沒消息來。

“賈詡是響鼓,毋須重錘敲。當然,我們也不能指望他太多。這個人……”孫策頓了頓,說道:“只幫值得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