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案件

雖然已經出了三伏,可是南京的天氣依然悶熱難當。尤其是像碰著現在這樣的天氣,雲層籠罩在南京上空,整個城市場都籠罩在下雨前的悶燥之中,直到上午九點多的時候,細雨才從江上開始下起來,一路下到南京城內,從雨中望去,那鐘山上一片霧氣迷蒙,水天交織成灰色的一片。

因為天空下著雨,道路上的路人並不多,偶爾能見到一些打著雨傘行色匆匆的路人,或是在路邊等待公共馬車的人們。這個天氣,很少有人騎馬,但是對於巡捕來說,他們並沒有什麽選擇。

騎在馬上的馬輝,盡管穿著雨衣,但仍然感覺到小腿已經濕透了,作為應天府巡檢署兇案處的偵探,這樣的天氣,他也想呆在辦公室裏,在那喝著茶,看著報紙,與同事們聊聊天、談談人生。

可是現在,他卻不得不騎著馬,往城外趕著路。

“這鬼天氣……”

嘴裏罵了一句,馬輝將身上的騎兵雨披盡量的展開,以便讓馬也跟著少淋些雨,盡管現在這樣高頭大馬,已經不再像十年前那麽貴了,可心痛馬,這是騎兵天生的本能。

在雨中騎著馬,往鐘山趕去的時候,這路上,馬輝覺得自己回到了8年前,仿佛正騎在馬背上,指揮他的騎兵小隊,在夜雨中悄悄逼近青海的蒙古叛軍,然後發起突然的沖鋒。

那一仗,打的很過癮。

“等過有時間的時候,也許應該去西安看看戰友了……”

看了看懷表。剛過9點。

在前面路旁還停著兩輛馬車。兩輛馬車的車夫穿著雨衣坐在那裏,那兩輛馬車的挽馬都是東北挽馬。也是全大明最好的挽馬,其實,大明最好的馬一直都出自於東北。

因為本地的騾馬,體形與力量遠遠不及洋馬,而武器的進步,對馬匹同樣提出了新的要求,火炮的挽拉需要提高馬匹的力量,而騎兵的訓練也需要優良的軍馬。早在十幾年,馬匹的不良就是大明軍隊面對的最大問題。在內地如此,在收復東北吞並科爾沁大草原同樣也是如此,在那裏軍隊居然仍然找不到堪騎之馬。

最終引進自西洋的馬匹,徹底堅定了大明改良軍馬的決心。當時進口的西洋馬有馬高16掌、高速耐走的阿拉伯馬,能讓騎兵盡情發揮威猛的機動力;有雄健粗壯的中型、重型挽馬,能讓炮兵能健步如飛。在收復西北戰爭中,因為軍隊動員征用了大量的蒙古馬,那些蒙古馬在崎嶇地形步履蹣跚,只能眼巴巴地看著那引起騎著二代改良馬奔馳於山嶺陡坡之間。而炮兵更是難堪,在一段急陡山路的,使用中型挽馬的炮兵只用了四匹馬,就將整個火炮連炮車輕松拖出山口,同樣的山路,使用蒙古馬的炮兵前後用了八匹馬,還要加上一堆士兵連推帶拉,才能勉強通過。

西北戰役的表現,讓大明下了改良馬種的狠心。幾乎是在戰事尚未結束的時候,工部就制定了“馬政十年計劃”,大量引進阿拉伯馬等牡馬(公馬)為種馬,在種馬場雜交一兩代後分發下鄉,與本土的牝馬(母馬)全面雜交。為了確保計劃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官府制定《去勢法》,全面閹割蒙古馬、西南等本土公馬,從而從根本上改變馬匹落後的局面。

而在這一改良計劃中,東北無疑是重中之重,那裏擁有全大明最為廣闊的草原,以及數量最多的蒙古馬,以阿拉伯馬與蒙古馬雜交,培育出新式的“阿蒙”乘用馬,就是東北馬改良的第一步。

馬種改良是靠時間磨出來的,在《馬政十年計劃》剛開始的興乾七年,大明全國馬匹有92%是本土馬,而十年後,純種本土馬只剩下50%,新一代的平均體高正式突破15掌大關的東北馬、西南馬以及江北馬已經成為大明馬匹的主力。

現在,除了西南、西北以及蒙古等地還能見到矮小的本土馬,在內地已經很難再看到他們的身影,馬輝甚至都想不起來蒙古馬的模樣了,反倒是一眼就能認出那些挽馬是東北挽馬。那是一種性能極為優良的小型重挽馬,因為良料比大型重挽馬少許多,而且挽力大,而受到人們的歡迎,在南京至少有一半的挽馬都是東北挽馬。而巡檢署的挽馬更是清一色的東北挽馬。

將馬系在路邊,馬輝便四下尋找著本地的巡捕,最後發現他們聚集在下面的湖邊,蹲在柳樹旁邊。旁邊一個長椅上坐著個年輕人,從他穿著的衣服可以看出來,他應該是附近學校裏的學士。這個人看起來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

“肯定是他發現的屍體。”

馬輝狠吸了最後一口煙,然後把煙頭扔在地上。煙頭掉在地上很快便熄滅了。

朝湖邊走去時,馬輝又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環境——這裏很安靜,方園半裏左右都沒有什麽人煙,附近,只有幾所書院,顯然這座公園應該很少人來,畢竟,現在不是興乾元年,那會全南京就兩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