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強遷

“米脂婆姨綏德漢”,但凡是陜西人,大都知道這麽一句話,按《米脂縣志》記載:三國時的天下美人貂蟬是米脂人。不過真正讓米脂聞名天下的,恐怕還是崇禎年間的李闖。

對於大明,李自成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正是他入了京師,逼得烈皇帝殉國,他也應要對滿清入關負責,為億萬同胞的慘死負責。

興乾七年四月初九,一隊騎兵闖入了米脂縣,在縣城城門外,縣丞和當地的士紳跪迎著來這些騎兵,這也意味著米脂重歸了大明。

幾天後,吏部派遣的縣令和衙暑官員抵達了米脂,米脂的百姓總算是松了一口氣,至少,沒有他們想象中的報復。不過就在他們松下一口氣的時候,官府下達了一個官命。

本著由皇帝陛下欽定的移民法規第一步,是首先移出的陜西境內的外鄉人。盡管陜西經歷了崇禎大旱,經歷過幾年不雨的災荒,上百萬人成了流寇,數百萬人死於災荒,但是,這十幾年,這裏還算是風調雨順,地廣人稀,倒也吸引了不少從山西等地過來的百姓,這些外地人少說也有數萬人。這些人,有的雖然已在此安門落戶,娶妻生子,他們經過的十幾年艱辛,省吃儉用的,也許置辦了少許田產,過上了還算湊和的日子。但也有一些外鄉人仍然過著居無定所,不得不沿街乞討為生,當然這些叫花子中,還有不少本地人。

當地方官府張貼出《遷民告示》後,那些已經落戶的百姓,或許對這裏還有些留戀,有些難以割舍,但是後者卻顯得歡喜歡非常,尤其是當他們弄清楚朝廷是要賞地給他們,讓他們到異地種田過日子後,從此可以好生過日子時,倒也沒有什麽猶豫,畢竟,對他們來說,去那都是去。

而且,官府還在告示上許諾,每個人都還可以領取到一些盤纏,如此何樂而不為?所以,這部分也費不了多少口舌,說走便走了。至於後一部分叫花子們,那簡直就是天上掉繡球的大好事,盡管他們中一些人過慣了不勞而獲的日子,可官命難違,對於這些人他們不願意走的,都是由巡捕、兵卒直接拿下,然後送上移民的隊伍。

自打移民告示貼出後,這陜西各地縣衙的衙門前就設了兩張案桌,委派了四五名衙役,專門為這些人辦理移民事宜。按朝廷移民法規:每丁可領銀元券十元。這些錢足夠他們在路上的開支,還可以置辦些新衣服新被褥,當然還有路上的食宿舍開支,其實,這塊的開支並不大,畢竟,對於移民,官府已經有了計劃,在沿途會向他們提供食物,等到了潼關,會讓他們坐上火車,然後再上船前往東北。

當然,除了這些外鄉人、乞丐之外,還有無地、少地的百姓也在這一行列中,只不過與前者必須遷移不同,後者是本著自願的原則。從遷民告示貼那一天起,各地官府,每天都有人去辦理移民事宜。

在米脂也是同樣,不過人數並不多,這幾天,每天也不過只有十幾二人,其中不少都是扶老攜幼,拖兒帶女的,挑著挑子帶著行李,三五成群地來到縣衙門前,他們大都是副貧窮潦倒的樣子。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本就是逃難到了這,現只是換個地逃難而已,更何況官府還說過,到地方不但有田,而且有牛。

見一個衣衫滿是補丁的漢子走過來,案後的吏員便問道。

“你是何方人氏?”

這漢子連忙唯唯喏喏答道。

“回官爺話:小人是山西運城人,二十幾年前為躲避戰亂,逃到這裏來。”

下一個,可能就是河南人。至於到底是不是官府也沒有追究,當年李闖在河南、山西裹脅了幾十萬百姓為兵,其中不少人都散落在陜西各地,如果不是官府的布告,他們會在這裏的娶妻生子、落地生根,最終,他們子孫後代會成為陜西人。

只不過,現在,他們的命運發生了變化。

吏員看了他一眼,在問清了他家幾口人後,便在花名冊上將對方的姓名、是男是女、年齡生辰、家鄉籍貫,一一記個上,並且在姓名下面按個手押,然後說道。

“拿,這是你的移民券,即刻動身返回,不得有誤,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潼關,然後到了那,會有官府統一安置,等到了移居地,官府會指給你土地,發放農具,沒了這個移民券,出了潼關,就會被當成乞丐,被流放到海外服苦役,知道嗎?”

這邊的漢子趕緊答道。

“知道,知道,草民知道了!”

即便如此,還沒有結束,還要在他們手背上蓋上一枚藍色的印戳,上有一個“移”字,他們接下來沿途吃飯,都要憑這個印,打完印之後,才可以到第二張案桌前領取銀元券。

這一切辦完之後,這些人就可以扶老攜地上路了,不到兩個月,陜西各地,就打發了足足十八萬四千多口外鄉人和乞丐,他們到底是怎麽來的陜西,到底是當年從的匪,還真的是逃得難?沒有人去追究,他們大多是來自河南、山東以及湖廣,甚至還有南直隸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