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人物

當牛頓等人對未來滿懷著各種各樣的憧憬,在那裏期待著未來的生活的時候。十余輛滿載的馬車卻沿著滿是積雪的道路將貨物運進了的中都,這些貨物都是從歐洲帶回來的,其中不少都是所謂的新鮮玩意。

其實,對於興乾五年的大明來說,現在早就過了最初對西洋的那些新鮮玩意的喜好了,在過去的幾年間,隨著一批西方工匠或者技術人員被引進大明,現在大明可以制造從天文望遠鏡到顯微鏡,不但可以制造,而且性能更為優良,畢竟,大明擁有這個時代世界上唯一的光學玻璃生產技術。

至於那些充滿異國情調的繪畫、雕塑以及工藝品,這些東西在大明士紳的眼中同樣也算不上什麽新鮮玩意,甚至在清河書院都有洋師教授西洋繪畫,總之,興乾五年的大明是開放的,主動的向西洋學習著他們的長處,取長補短而沒有絲毫的顧忌。

不過即便是如此,當這滿載的二十三輛馬車駛入皇宮之後,仍然讓那些見多識廣的官員們為之稱奇,不僅僅是因為大量的相對新鮮的科學儀器,當然也不是那些讓人眼花繚亂歐洲特產。

而是一個朱明忠特意叮囑過的一項重要任務。此時,在皇宮的禦書房內,足足擺放幾十個箱子,而打的箱子裏,無一例外的擺放著大量的書籍。對於這種場面,眾人無不是暗之略微有些吃驚,但是想到在過去的四年間,大明海關特殊的入關條件——各國船只進入必須上繳幾本本國的書籍,正是利益於此,大明的皇家圖書館中,才會擁有數萬冊來自各國的書籍,而其中不少書籍都被同文館翻譯成了漢文,少則印制萬冊,多而數萬冊,除了於書坊出售之外,還會送至各地圖書館,供百姓借閱。

正是隨著那些西學著作於大明的流通,使得原本在滿清奴役下趨於消亡的西學再一次於大明流行,與朝廷對實學的重視相輔相成,使得不但偏於實學的西學日益受到讀書人和書院的重視,甚至就連同西方的哲學也在影響著大明。開拓了人們視野的同時,又為儒家哲學注入了一種新的活力。

“這些皆是下官奉陛下之命特意從歐洲收集來的書籍。其中六成的書籍購自於法國、英國等國圖書館,四成購於私人書商或者學者,而這些書籍的內容涉及西洋政治、哲學、法律、藝術、建築、經濟、物理、化學、植物學、地理學等等諸多方面,共計十三萬六千余冊。請陛下過目。”

陳志堅手持笏拱手行禮道,他的神情顯得頗為得意在,不過三十幾歲的他,此次出訪歐洲的目的就是為了購書,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這些書獲取的極為順利——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任何所需要的書。

“這……這些書,都是西洋圖館的藏書?”

朱大鹹微微一楞道,目中盡是不可置信的模樣,畢竟,大明的圖書館是不可能隨意售出藏書的。

“確實,次輔,當時下官初抵歐洲時,還曾以為西洋人或許不願售書於我,可誰曾想,不過只是稍加試探,西洋人便立即同意售出,當然,只要我們能夠提供足夠的銀子,於西洋人看來,只要有錢,便絕無不會出售的道理。”

陳志堅的回答,讓朱明忠笑著說道。

“嗯,不錯。西洋人性格如此,其貪財好利,絕不會不願出售這些書籍的。”

看著這些書,朱明忠滿意的點頭道。

“這些並不是全部吧,畢竟有十幾萬冊!”

足夠開設一個圖書館了!

當然,現在中都同樣也有一座大明皇家圖書館,其規模極為龐大——藏書不下百萬冊,沒有經過滿清禁毀的中國書籍之多,遠遠超過朱明忠的想象,而且其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許多私人藏書者,紛紛獻出了他們的藏書,當然,除非是他們表示捐出,否則書籍會在翻印後還給其主人。

而私人藏書者之所以願意獻書,正是因為其所獻的書籍被翻印後,會在書頁上印下“**省**府**縣**義獻此書”。因為這些書會被發放到全國各地的皇家圖書館,如此一來,獻書者自然也就可以名揚天下了。

這種幾乎不費一文一錢,就可得到名聲的好事,自然會讓天下人趨之若鶩,讓他們紛紛拿出家中藏書,當然也讓朱明忠見識到了民間藏書的豐富,和華夏文明數千年的積蓄有何等之驚人。

不過,相比於那些藏書,這些來自歐洲的書籍,無疑更顯珍貴,畢竟,這些書籍中所貯藏著的是來自西方的科學知識以及與儒家思想截然不同的西方哲學,對於華夏文明而言,是一個更為有力的補充。

“陛下,我天朝文化雖是博大精深,可卻不曾想到,西洋亦是如此,使團往歐洲不過只是匆匆數月,便帶來回了十幾萬冊書籍,若是待到使團歸來時,只恐怕這皇家圖書館內,將會存入不下數十萬冊書籍,如此來看,我等過去確實夜郎自大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