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天朝

“興乾五年(西元1668年)一月二十七,對於從地球另一端來到大明的牛頓、胡克等人而言,他們並不知道前途會是何種模樣,他們會在這片陌生的土地開創什麽樣的成就,但在當時即便是隨團的兒童,也能夠感受到這是一次值得載入史冊一刻——這一刻,東方與西方文明自凱撒穿上絲綢出現在元老院的那天起,第一次真正的匯集在一起,對於世界文明而言,這必將是永載史冊的一天。”

《西洋》

對於在大海上迎來了1668年,卻在港口中上度過了大明的新年的牛頓、胡克一行人來說,從商船靠上廈門,在那裏度過了大明的新年之後,大明的繁華與華夏文明的發達,便不斷地沖擊著這群來自歐洲的學者。事實上,在商船按慣停靠於廈門的那天,在水手們為新年的到來而歡喜,在整個城市,到處都是鞭炮與煙花的時候,這些船上的學者們甚至覺得自己到達了另一個星球——當然,他們並沒有這種科幻的概念。

但對他們的沖擊,卻不亞於身處外星般的沖擊。雖然早在西平城他們就已經接觸到了大明,在南天門就已經感受到東方。甚至也正在是那時起,一些在語言方面稍有天賦的學者,甚至還在船上學會了一些漢語。

可直到在廈門,他們才第一次真正接觸了漢人——漢人的學者,廈門的思明書院的山長在得知在“飛翔號”上有一群來自歐洲的學者後,立即主動發出了邀請,也就是在思明書院,東方與西方的文明第一次主動進行了交流。

盡管思明書院並不以實習擅長,但是書院中那些擅長實學的教授,依然熱情的與這些歐洲客人進行著學術上的交流,盡管他們在數學、物理學以及化學方面的造詣遠不能與牛頓、胡克、尼古拉·伯努利等人相比,可他們的學術成就依然讓歐洲的客人們為之驚訝,畢竟這裏是……帝國的邊域!在得知在大明,像思明書院這樣的書院,有多達數百所的時候,所有人都被驚呆了。也正是從這一天起,在亞洲人之中的漢人,在這些歐洲學者眼中就成了為了文明的象征。

“這個國家的男女都有很好的體質,勻稱而且是漂亮的人,身材略高,這裏的人們舉止瀟灑、對人彬彬有禮,他們的學者無不是睿智冷靜、氣質優雅……相當的富裕繁榮,在各方面都令人贊嘆……當歐洲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都是衣衫襤褸的人們,人們為裹腹甚至不得不爭搶著垃圾時,這裏就如同天堂一般……最讓人驚訝的是,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村落,都有一所學校,教授孩子們各種知識……當我們的孩子用迷茫的雙眼看待世界的時候,他們的孩子已經了解了世界……”

從未曾有過的沖擊,極大的震驚了這艘船上的客人們,無論他們是英國人,還是法國人或者是意大利人,他們在為廈門的首次接受而震驚。而在震驚之余大明以及漢人還是給他們留下了美好印象。而這種印象使他們很快就將東方人分成了兩種,一種是野蠻未開化的韃靼人,一種是高貴而文明的漢人。他們再也不會將兩者混為一談,同樣他們也清楚,是這些高貴而文明的漢人創造了世界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東方文明。

而在隨後的航行中,他們也了解到了二十四年前的“甲申天變”,他們無不是被所了解到的野蠻對文明的摧殘與屠殺而震驚了。億萬人慘死於異族的屠刀之下,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裏,這個國家的人們曾遭受著野蠻人的奴役。直到十年前,正是從思明州,從這裏,國姓爺發起了北伐,挽救了這個國家,最終實現了大明的中興。

億兆人慘遭殺戮!

在新年時候,看著無數的人群就像潮水一般在街頭湧動的模樣,讓所有的歐洲人都大為震驚,們很難想象,假如沒滿清的屠殺,這個國家會有多少人口。當然,也正因此,這些歐洲人真正的了解到了東方,他們發現無論是漢人或者歐洲都對韃靼人的殘暴野蠻的痛恨,所謂的“黃禍”,並非是漢人,而是對於韃靼人的形容,只不過,歐洲人已經幾百年未曾體驗過“黃禍”,但是大明卻不過只是在數年前剛剛從“黃禍”中掙脫出來。毫無疑問,“黃禍”並非是指漢人。

只有高度文明,才是屬於漢人的,當然,他們自然也隨之對滿清那些韃靼人充滿了敵意,因為他們曾經摧殘了文明。同時他們又暗自慶幸——文明並沒有再次被野蠻征服!

對於世界,這無疑是幸運的。

雖然後來在船上,張立強也曾向他們坦言,在大明的西北滿清還占領著那裏,大明還尚未收復陜西,大明的中興尚且很高。這樣的解釋反倒是減輕了一些沖擊。畢竟,從他們來到大明的那天起,就感受到了這裏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就像是“天堂”,至少現在,這表明,天堂並非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