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父子

“阿嚏!”

正隨著父親一同在街上逛著的朱和嘉沒來由的打了個噴嚏,他壓根就不知道,已經有人虎視眈眈的,等著他進入的清河學校,搜他的身,發一筆“橫財”,此時,他的雙眼正好奇的盯著市街。對於他來說,外界的一切都是好奇的。

盡管作為皇太子,他每周都有機會出宮,但是像這樣逛街的機會並不多,尤其是隨著父親一同逛街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

“爹,這是什麽?”

瞧著路邊攤上一個個精巧的小人,朱和嘉立即好奇湊過去,看著那彩色的面團在師傅的手中變成孫悟空。

“是面人。”

捏面人這個手藝,即便是到了21世紀,偶爾也能看到,不過似乎幾百年後的手藝人,還沒有現在的手藝人做出來的更精巧,這也難怪,畢竟,這個時候,捏面人是門手藝,在21世紀呢?嗯,掙錢的門道。

雖說兩門手藝都是為了掙錢,可如果全都掉進那錢眼裏了,自然也就談不上什麽手藝了。

“這面人多少錢一個?”

“這面人一文錢一個,這條龍兩文,這上唐僧牽著白龍馬的,三文錢。”

看著兒子從錢袋裏取出零用錢買面人的時候,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不知柴米油鹽貴,所以才會特意培養他的理財意識,而固定的零用錢,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不多不少每周五十文。

雖說他花錢的時間不多,但是每周去聖廟的時候,他都會把零用錢捐出去。只有到了出門逛街的時候,他才有機會花錢,不過這種機會總是太少了,雖說有時候鄭靈偶爾也會出宮,但卻很少帶上兒子,朱明忠同樣也是如此。

反倒是,他的老師倒是經常帶著幾個皇子一同上街,但是他們上街更多的是為了體驗“人間疾苦”,而不是為了逛街,為了消費。

雖說幾十文錢,並不算什麽消費,但卻通過這個消費的過程,他能夠理解錢的概念,這才是朱明忠帶個逛街的目的,當然,這次出宮,並不僅僅是為了這個原因。而是因為在兒子即將正是“開學”之前,他和許多大明的父親一樣,帶著孩子在“聖廟”附近購買著文房四寶,作為的禮物送給孩子。雖說在宮裏有更好的文房四寶,但是這是一種“傳統”,當然是在過去四年中,於大明剛剛實興起來的“傳統”——通過社學傳遞到民間的新禮。

文房四寶!

這是父親送給兒子入學的禮物。有時候,“傳統”需要維持,而建立傳統需要“以身作則”。在父子兩人購買了文房四寶之後,朱明忠又領著兒子來到了“聖廟”,三年前,這座“聖廟”還只是一個模型,但是現在這卻是大明最大的“聖殿”。

在過去的四年間,那場“宗教改革”已經慢慢的發揮了作用,曾幾何時,用於治國的儒教,現在已經變成了某種宗教,通過開筆禮、成人禮、婚禮、葬禮等等滲透到了大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還劃分了“教化區”,區內無論身份高底,都同在一家“聖廟”,就像這座“聖廟”它的信徒既有皇家,也有平民。

當然,現在這並不是“傳統”,想要真正成為“傳統”,還需要通過社學向世人傳播這一切,最終,儒教會成為傳統,它不是宗教,但在某種程度上,卻又等同於宗教。

進入“大同殿”,進入這借鑒了西式教堂的聖殿,高大的廳堂顯示出了人們的渺小,同樣也讓人們生出敬畏之感,對於這種透過建築傳遞出來的心理暗示,朱明忠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也正因如此,盡管他的神情莊重,但是心底實際上並沒有絲毫的敬畏之心,反倒是跟在父親身邊的朱和嘉,他曾經叫朱燚,也是皇家的嫡長子,按照皇明的傳承,他生下來就是大明的皇儲,是太子,甚至在繈褓中的時候,就曾經“監國”江北。

對於大同殿,朱和嘉並不陌生,他的開筆禮就是在這裏舉行的,而且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隨同父皇、母後以及朝中勛貴大臣一同來這裏參加“省會”——三省吾身,以正三觀。

這是為人必須的功課,只不過平常都是於家中、課堂等地,只有在特殊的日子裏,才會來到大同殿參加省會,反省自身。

保持敬畏之心既可,何為敬畏之心?

敬而遠之。

對於年幼的尚不足六周的朱和嘉來說,他並不知道父皇這番言語的道理,只是默默的記住它,然後每一次來到這間大同殿的時候,他都會在心底想起這句話,在保持敬畏的同時,提醒著自己要遠離這一切。

與父親一同立於聖像前,閉目反省自身。

不過與許多成年人在那裏閉目反恩:或為人謀而不忠乎?或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或至誠不悖否?或言行不恥否?或氣力無缺否?或努力無憾否?不同的是,對於朱和嘉來說,他所反思的頂多也就是“學而不功否?”,似乎,現在還沒有到入學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