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公平

興乾三年,四月。

這一年,從出了正月,就有大江南北的士子在京城聚集著,在過去的兩年之中,這些士子們一直在等待著大明開恩科的日子。

習得文武藝,賣於帝王家。

自從隋朝開科舉之後,這就是士子們的選擇。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這樣的人生變化,只有科考才能夠給予他們,原本,他們都曾幻想著通過科考改變命運,但是現在,大明兩年不開恩科的現實,卻讓他們心情沉郁起來。

朝廷在想什麽?

皇上又在想什麽?

如果是在大清那會,也許他們絕不會來到京師。因為他們畏懼滿人的刀斧,但是現在,面對自身的未來,他們來到了京師,試圖在這裏往那些於朝中為官的同鄉請願,希望他們能夠替天下的士子發聲,請陛下下旨開恩科,讓他們能夠報效朝廷,報效皇上。

那些京官,無論官職大小,面對同鄉士子的呈文,自然是一番安慰,紛紛表示為替他們說話,而且他們也確實把折子遞到了內閣,遞給了陛下,可是所有的折子卻都被留中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大明又一次文官考試卻悄無聲息的開始了,和過去的文官考試一樣——要求有書院畢業證明,這意味著,天下大多數士子都被排斥在這一考試之外。

他們不通算術、不通地理、不通天文、不通航海、不通商業、不通稅務……總之就是一句話,不通實務。

這個理由,激怒了於中都的士子,這些原本寄希望予同鄉身上的士子們,盛怒之下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一種頗為大明的方式。

這一天,國子監的門前,風雨如磐。

現在的國子監內,正在進行著文官錄用考試,參與考試的是全國十三家書院中的3576名畢業生,盡管他們只需要競爭2000多個職位,競爭率並不高,可即便是考上不也沒有關系——許多商號、企業同樣也在等待著他們。

可在他們考試的時候,在國子監外,卻有數百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士子,他們跪立於國子監前,風刮著他們的儒冠,飄帶飛揚著,雨打著他們的身體,好像打在雕像身上一般。

站於前排的趙明復可以看到,來自山西的孔德望手捧著至聖先師的牌位,他們就這麽跪立於那裏,他們已經這麽跪立了兩日,同樣也絕食兩日了。

雨,落在他們的身上,帶走他們身上的熱量,讓他們倍覺春雨的濕寒,可是所有人都是紋絲不動的站著。

旁邊有一個臨時搭起的席棚,幾口的鐵鍋下,柴火熊熊燃燒著。鍋灶旁有一方台,上面是大碗的粥以及各種點心。

長跪的舉子們面前,身為提督學政的王夫之朝著他們不時的喊著。

“此次會試,俱乃實學命題,法政,醫政,農政,工學,船政,這些你們沒學過,怎麽試呀?即便是朝廷特指,準你們參加,也是試不過啊!陛下已經有旨意,只要你等願意,自然可以考入書院、學校學習實學,待到兩年後,自然可以參加考試,到時候朝廷自然可以量才錄用,這是陛下的旨意,也是陛下對你們的關懷,非是我禮部為難你們!”

雨傘護著盤子裏的粥點,被隨眾端著,王夫之端起一碗粥,送到一位年邁的老舉子面前說道。

“我說您老,您就吃點吧!絕食總不是什麽辦法!”

“學政。”

發須皆白的老舉子一動不動的跪著,他聲嘶力竭地喊道。

“我等並非反對實學,只是可我大明不能廢了八股取士啊!這可是高皇帝旨意,難道今上要亂了祖宗的規矩不成!”

面對老舉子的話,王夫之知道,今天能到這裏的舉子,必定都是不曾仕清的舉子,他們在地方上都是頗有名望,甚至得到朝廷嘉獎的忠義之士。

“沒人說要廢八股嘛!”

陛下好像也沒有說過這樣的話,盡管有這樣的的心思。

但那老舉子看了一眼王夫之,然後說道。

“確實沒有人說,可是今上好以實學,皆以實學取士,可我大明又豈是處處皆可學以實學,雖說書院許天下人赴考,可是寒門子弟又豈能不遠數千裏於書院就讀?”

老舉子的話,讓周圍的人無不是紛紛點頭稱是,大明雖說沒有開科舉,可是仍然以考試取官,只不過不再以八股取士,只要進入書院,學習“經世之學”後,就可以參加文官考試。但在很多人看來,這恰恰就是最大的不公之處——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進入書院,不是所有人都有錢負擔書院的學費、生活費。

“當年高皇帝為何專以八股取士,正因為不以八股取士,天下寒門子弟根本出頭無望,如此,高皇帝方以八股取士,以為天下公平,無論是江南富家子或是西南寒門子,於八股定制面前皆是公平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