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矯枉須過正

四月二十一,即便是遼東,此時也已經處於晚春,天氣暖融融的,即使是晚上也不見了月前的寒意。

不過這一天,對於山海關城內外的軍民來說,他們卻感受到了一股來自南方的寒意,相比於往常,今天的山海關與往日截然不同。此時的山海關盡是一片素色,就在昨天,一艘自海州使來的快船帶來了閩王鄭成功身故的消息,當時正在與諸將議事的淮王在得知這個消息後,瞬間便陷入呆滯之中。

差不多就那麽坐在那裏,足足一個小時之後,才命人為鄭成功發喪,全軍將士穿白衣。在長達一個小時間,誰都不敢說話,人們只是看著大王坐在那裏,隱約的,他們可以看到大王目中含著淚。隨後,大王讓人離開,他一個人靜靜的坐在那裏,似乎再也沒有心情理會其它了。

而對於軍中的將領來說,他們自然都是小心翼翼的,只是下令軍中為閩王發喪,官兵著白衣,除此之外,誰也不敢再問什麽。或許,他們知道江北與江南之中有著這樣那樣的的矛盾,但是他們也知道,大王出身閩府,閩王才他有知遇之恩,甚至就連王妃亦是閩王的妹妹。

大王會傷心,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但是在另一方面來說,現在閩王身故。

對於江北來說,這是個好消息嗎?

沒有人會說,也沒有幾個人敢說什麽。

可如果錢磊在,他肯定會說,這是個好消息!

畢竟,對於一直視南京對為對手的錢磊而言,在他看來,大王最大的勁敵不是別人,正是閩王,盡管閩淮之間有著親緣,但是那單薄的親緣在權力爭鬥之中並沒有絲毫意義。權力爭鬥中,別說是這麽點親情,甚至就是親生父子都會兵戎相見,在史書上,這樣的事情可沒少寫。

但,大王對閩王似乎一直都很忍讓,在很多問題上,都選擇了妥協。似乎……大王太過仁義,有時候,即便是府中的要臣也會如此暗自揣測,仁義,是好事,但是上位者過於仁義,不見得是什麽好事。

而對於許多文臣武將來說,閩王的死也讓他們松了一口氣,至少他日不需要面對閩王了,至於為何面對,所有人都知道,那一天,幾乎是必然的。而這也意味著,一直以來,大王最大的顧慮沒有了——畢竟,閩王對大王有知遇之恩,至於將來鄭家誰當閩王,這沒關系,朱棣都能奪侄子的天下,更何況這只是姑丈與侄子之間?

最大的障礙一夜之間消失了,對於江北來說,這自然是件好事,至於大王現在心煩、哀傷,那也實屬應該啊!若不然,肯定會有人說大王無情無義的。

但是,對於很多尋常的忠義軍兵卒來說,他們自然不會像有些人那般,會有各種念頭,甚至暗自在心裏的為鄭成功的去世“叫好”,認為他死的正是時候,免得將來兵戎相見。相比於上位者,這些普通士兵們的情感是質樸的,在他們的心中,淮王是大英雄,閩王同樣也是真豪傑。甚至若是說大明中興,閩王必定也理應是天下第一功。

而現在閩王死了,年青力壯的閩王就這麽突然去世了。

這怎麽可能呢?

至少,應該等北伐成功之後再走才是啊!

有時候,人們的情感,就是如此的簡單,在許多士兵為閩王的身死而可惜時,更多的卻不願意相信,他們希望這是一個假消息,若是真的……那老天,未免也太殘忍了。

突然其來的消息,別說是尋常的兵卒,就是朱明忠,他同樣也不相信,但是,消息是確切無誤的,不但有軍正司的情報,同樣還有閩王府發來的信函,所有的一切都告訴他——鄭成功死了!

一如歷史上一般的英年早逝,甚至即便是到死,也沒有看到北伐成功的一刻。對於他來說,這或許將是一生的遺憾吧。

在命令全軍為穿白衣,為鄭成功發喪之後,心煩意亂的朱明忠仍然把自己關在房間中,整整一天一夜,未曾進過滴水,也沒有離開房間。他只想一個人靜靜的坐著,然後在心中憑吊鄭成功。

直到第二天淩晨時分,朱明忠才悄無聲息的一個人走出了房間,他並沒有在城內行走,而是直接去了城墻上然後沿著城墻上的步道,出了城墻便是長城,這長城便是悍衛漢民族的防線,而在歷史上又有多將名臣名將如長城一般悍衛著這個民族,數不勝數,相比於這磚砌的長城,他們才是這個民族真正的長城,而鄭成功同樣也是其中一員。

就這麽思緒紛亂的沿著長城走著,一路向著海邊走著,然後一直走到了老龍頭,沿途,盡管偶爾會碰到穿著白衣的士兵,但朱明忠並未向往日一樣,與他們親近的聊著天,表示關切,甚至對於他們的行禮,也是一副視若無睹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