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觀察(第2/2頁)

“你是說,日本人通過我們的商人收集情報?”

幾乎是某種本能,朱明忠的腦海中就浮現出了“漢奸”兩字,但隨即又否認了這個字眼,因為那些商人甚至都沒有意識到,他們隨意的報告,實際上是在向閉關鎖國的日本人提供本國的情報,至於日本的商人所肩負的情報收集使命,看來是有傳統的,畢竟在19世紀至二十世紀,甚至二十一世紀,日本商人都注重收集情報,在二戰前,日本的商人更是主動的收集情報,供軍隊使用,二戰後,日本的各個商社更是把曾經的軍方情報人員、分析人員,納入會社中成立專門的情報收集,分析機構,分析種種政治、商業情報,並從中獲得大量的情報。

過去,只以為日本人重視情報收集,是近代維新以後的事情,可誰曾想到,他們居然是有“情報傳統”的,而相比於日本,直至鴉片戰爭前清朝仍然對西方情況了解的非常有限,不知“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無旱路可通”,認為英人“渾身裹纏,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復起”,因而無法下跪。如果在“十三行”也有“風說書”、“風說役”又豈會如此荒唐?

“是的,即便是清河商會的商船靠岸之後,也需要接受專門官員的詢問,而其正是通過這種詢問,獲得與我們有關的情報,雖說這些情報大抵上都是道聽途說,可如果對這些道聽途說的內容,加以研判的話,仍然可以獲得大量有用的信息。這是軍正司派遣軍正憑回憶,記錄的其詢問問題。”

接過石磊遞來的紙,在那薄薄的幾張紙上,書寫著一系列看似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問題。

“江準經略使是何許人?性格如何?”

“江淮經略與南京鄭成功關系如何?”

“忠義軍是如何擊敗清虜精銳?”

……

看著紙上的問題,朱明忠的神情變得越發的凝重,以至於就連同呼吸都變得沉重起來,通過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日本已經對江北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自己對此時的日本又有什麽了解呢?

似乎根本沒有任何了解!除了知道日本出產銅、白銀,通過出口生絲等物資可以在日本獲得豐厚的利潤之外,似乎就再也沒有了其它的任何了解。

來自21世紀的朱明忠,立即意識到了危險,因為這種情報上的無知。而且日本不僅僅只是通過向中國或者荷蘭的商人去了解這些情報,他們還會派遣自己的商人,在海外貿易的時候,直接收集當地的情報。

“朱印船……”

朱印船,是指持有“異國渡海朱印狀”,被許可前往安南、暹羅、呂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進行貿易活動的船只。不過,早在二十幾年前,德川幕府便徹底禁止一切日本船和日本人出國。

擡起頭看著石磊,朱明忠反問道。

“四石,你知道,日本過去是如何通過朱印船收集情報的嗎?”

朱明忠之所以會這麽問,是因為他很想了解日本人的這種情報運行的模式,進而向他們進行學習,以便借用另一個非官方的渠道,去了解收集海外的情報信息。

之所以會生出這樣的念頭,是因為在後世,日本人重視情報而是擅長情報分析可以說是久負盛名的,尤其是擅長從碎片化的細節情報中,分析獲得戰略情報信息的能力,更是其最為擅長的事情。

就像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日本企業的情報人員僅僅只是通過對幾張照片的分析,就判斷出了大慶油田的位置,並推測出中國需要進口大量石油加工、冶煉等經濟情報,憑借著領先優勢成功獲得大量商業定單的同時,也進一步掌握了中國的能源工業情報。

他們在情報上的敏銳嗅覺,甚至遠非一些專業情報機構所能相比,向他們學習無疑是建立新渠道掌握海外情報的一種最簡單、最便捷的方式。

“如果可以的話,咱們是不是可以向他們借鑒一下?”

看著石磊,朱明忠反問道。

“比如借鑒朱印船的情報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