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觀察

這個時候,不聽從吩咐還能怎麽樣?

別說是梁贊,就是身為副會長的梁天佑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在內心略覺苦澀之余,也知道除了接受,他們並沒有其它的選擇,畢竟,經略是商會最大的股東,而且如果拒絕的話,經略使完全可以用新的公司取代商會。

這正是與官府打交道的風險!

“至少,經略沒有違背當初的承諾!”

梁天佑這般尋思著的時候,父親有關“股份公司”的解釋,讓他同樣也看到了機會。

“外人可以參股北洋公司,那麽我們不也可以參股南洋公司嗎?”

突然,想通了這一眯的梁天佑就像看到什麽機會似的,立即興致盎然的前往清河書院,以便向書院中那幾位西洋先生請教“股份制”——在書院中有幾位來自歐洲的教授,不過他們的身份各異,既然是傳教士也有商人,但正是這些人把西洋的知識帶到了清河書院,充實了書院中的“實學內容”。而梁天佑之所以會想到書院,正是因為他曾從報紙年看到與“股份制”有關內容,而那些內容正是出自書院中的西洋教授之手。

《清河學刊》。

置身於書院的圖書館內,大島由利看著這份《學刊》,幾乎是一字一句的看著這份書院報紙上的內容,並不時的作著記錄,他並不僅僅只是一名幕府特準的隨船的日本商人,盡管早在二十年前,日本就廢止了“朱印船”,但是他們卻同時又準許極少數商人搭乘中國商船進行貿易,只不過他們的目的並不僅僅只是經商那麽簡單。

而在他前往清河進行貿易的同時,他同樣也肩負著情報收集的職責,甚至,這還是他們的主要職責。不過與前往會安等地的日本商人不同,他並不需要四處打聽消息,從報紙上,就可以獲得所需要的一切消息。

“看來,現在江北所推崇的是‘實學’,而不是理學……”

盡管是商人,但同樣也是讀書人的大島,從這份《學刊》了解到了在日本不曾了解到的情報,甚至他還特意的把《學刊》中的文章抄寫下來,以便將這些文字帶回日本。

不過,在大島抄寫著那些《學刊》上的文章時,他並沒有注意到,在圖書館內,有人偶爾的會把目光投向他,甚至說連他自己也沒有注意到,幾乎是從他的商船抵達清河之後,這個人就一直跟蹤著他,觀察著他的舉動。

當然,盡管有人跟蹤著他,但是並沒有任何其它的舉動,似乎只是在那裏觀察著,似乎是在那裏學習著什麽。

“雖說日本只允許中國和荷蘭商人前往日經商進行貿易,但早從十六年前,也就是日本的正保六年,實際統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就規定荷蘭商船來日必須向幕府提供荷蘭及西方世界最新情況的報告,由幕府的外語翻譯譯成日文,在幕府之中被稱之為‘荷蘭風說書’。而我國商人來日後也必須向幕府提供所在我國各個省份的最新情況報告,被其稱之為‘唐人風說書’,更值得關注的是幕府專門在長崎設立‘風說役’一職,任務是當滿清或者鄭氏的商船進港時,專門聽取那些商人的日常談話,如有奇異消息,就記錄下來立刻報告長崎地方政府,以便能夠隨時時獲取海外情況。甚至,梁天佑之所以能夠順利進港,也與在其到達長崎之前,幕府就已經通過滿清或者鄭氏商人了解到了我們擊敗清軍主力一事,從而才會順水推舟,給予我們與鄭氏等同的貿易許可……”

作為軍正司的負責人,石磊表現上從事著軍法事務,但是軍正司的軍正卻因其職責分為兩種,一種是維持軍法,一種是收集情報,前者類似的軍法官和軍法隊,而後者則類似於錦衣衛,當然錦衣衛按其職責也分為皇家的近衛以及情報收集。

因為本身在錦衣衛中就是從事情報工作,所以對此有專長的石磊自然注重這一工作,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在商會第一次派出商船時,就在商船上安插有一名軍正,正因如此,他才會發現,相比江北,看似封閉的日本更注重情報的收集。

“雖說其看似閉關鎖國,但是他們通過編寫‘風說書’以及設立‘風說役’收集,分析來看,在情報收集上,日人確實有一定專長,而在日本幕府派出那些‘朱印’海商,同樣也肩負著情報收集的職責,當然,這是因為幕府的要求,而相比之下,對此,我們並沒有類似的要求,以至於想要了解某地,只得派出軍正前往該地設立情報站,然後收集情報,如此一來,自然導致了情報工作的滯後,而通過我們的了解,日本人通過對‘風說書’的分析、研究,他們對西洋以及我國的形勢了解,甚至不遜於我們。”

石磊的報告,讓朱明忠整個人都處於從未曾有過的震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