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事業的起步(第2/3頁)

或許,梁贊是商會的會長,但他才是商會最大的股東。清河商會並不是官辦企業,他的股東都是私人,最初的絕大多數股本,都是由他個人提供。

淡化商會的官府色彩,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問題,只有通過淡化其中的官府色彩才能夠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是歐洲各國發展殖民公司的一個“先進經驗”。

之所以被視為“先進經驗”,原因再簡單不過,因為商人更加貪婪。他們更渴望著財富,對於財富的渴求會死的,他們不斷地向外開拓,不斷的擴大殖民事業,從而謀求盡可能多的利益。

當然,之所以這麽做,朱明忠也有他的私心,在他看來,這家企業是他自己的,無論未來如何發展,無論未來他身處任何位置,都不會因為其他因素而影響到這家“私營企業”。

“……相比於安南,交趾等地暹羅產米甚多,緣於其優越的地理環境,一條湄公河貫穿於整個暹羅境內,為該國的稻谷種植提供豐富的水資源。根據商會的商船於暹羅所測量‘該國米用內地鬥量,每石價值二三錢’,而內地即使豐年也要一兩一二錢,遇有旱澇災,更是高漲至一兩五六錢,甚至更多。正因為稻谷得來容易,暹羅米價與別國相比遠為低廉。”

現在作為商會會長的梁贊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的隱居於家中,或許現在清河商會於清河並不顯其名,不過他相信,最多再過幾年,清河商會就會成為舉國上下所矚目的商會,究其原因倒也無它,正是因為商會對貿易的壟斷。

作為商人,他同樣也是貪婪的,可以說這是商人最起碼的一個特性。他並不滿足於眼下對日本、朝鮮貿易的壟斷,他還希望進一步開拓海外的貿易事業,還希望進一步拓展南方的航路,當然更重要的是得到貿易特許權。

或許過去,他並不知道貿易特許權意味著什麽?但是現在通過貿易特許權。商會已經獲得了相當豐富的利益。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貿易特許權。以獲得更為豐厚的利益。

“經過我們的計算,若是載重……500,噸。對,是500噸的縱帆船運輸暹羅大米,載米到達海州或清河時,以每石六錢售予官府的話,亦可保證商會的利潤,而官府可以每石一兩售予米商或者充當餉米,憑借米利,可獲利不下數十萬兩。”

既便是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但是梁贊仍然不適應“噸”這個計量單位,這是一個全新的度量單位。

幾個月前,為了便於計算,經略不僅要求使用西洋數字作為帳本記錄,同時還推出了新的計量單位——噸,每噸等於2000斤,比擔大20倍。更適合大規模的貿易計算,不過一時間,這個新的單位總需要慢慢的適應。更何況這還是經略所發明的,無論能不能適應,最終總歸還是要適應它。

不過對於從事貿易的他來說,那同樣也能夠體會到這種新單位所帶來的使用上的方便。

在梁贊提及大米貿易時,朱明忠只是偶爾的點點頭,更多的時候,他會把目標投向這個房間。這裏曾是山西會館,在山西商人逃出清河後,會館被官府查沒,交給了清河商會使用,成為了現在清河商會的總部,而是清河商會並沒有給官府哪怕一兩銀子。

可以說,從清河商會創辦的那天起,官府一直就給予他們大量的扶持,甚至對於他們的扶持可以說是不遺余力的,而扶持的結果呢?

現在清河商會已經發展了起來,擁有四十六艘商船,它在海上的航線正在不斷的拓展,而且幾乎每天,都會有一艘新海船投入使用,最多到明年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為與“海上五商號”規模不相上下的大型商會,而且相比於鄭成功的商會,作為貿易局的夥伴,他們可以獲得更為廉價的商品。

相比於鄭成功的陸海五大商號掌櫃和主持人,相比於他們滿足於對日本的貿易所帶來的巨額利潤。梁贊的目光無疑更為深遠,他甚至把目光投向了南洋,投向了暹羅,甚至就連最普通不過的大米,也進入他的視線之中,而不僅僅只是諸如香料,錫,木材等一些傳統商品。

通過進口大米獲取利潤,這是試圖將貿易常態化的一種表現,畢竟,僅僅只是依靠銅條、生絲等貿易,並不能將貿易路線長久的維持下去。甚至就是現在,他們也會從日本、朝鮮進口大米,以確保商會的利潤。

“現在,我們對日本的貿易是什麽情況?”

對於梁贊主動提及的大米貿易,朱明忠並沒有回答,而是直接岔開了話題。

“回經略,日本所需要的商品種類極多,而以日本所不能出產的商品為例,湖絲每擔於海州出海時,貿易局給價為108元,而在長崎的售價為200-230兩,獲利約為一倍,而綢緞的價格更高,每匹素絹值銀2兩,花絹值銀三四兩,大紅絹風更高達七八兩,且長度每匹不滿三丈,不過因為價格昂貴,非尋常百姓所能用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