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內動力

什麽是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連鎖反應。

飛棱的出現,加快了織布的速度,織布速度的加快增加了對棉紗的需求,棉紗的供不應求,直接導致珍妮機的發明,而紡紗機的不斷發明和改進,出現棉紗過剩,這樣又推動了水力織布機的發明。

而水力織布的發明,又導致了什麽?

棉布的過剩!

棉布的過剩的導致了什麽?

如果是一個商人,他會從各個方面去解釋,棉布的過剩會導致什麽?

但是作為長在紅旗下的一代,朱明忠自然知道《資本論》中提及的“正是由於創造了工具機,才使蒸汽機的革命成為必要。”,而隨著棉紡織工具機的發明和推廣,原來的動力: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生產形勢,因而使蒸汽機的發明成為迫切的需要和可能。

但是無論工具機或者蒸汽機,所導致的必然結果就是產品的過剩。

而產品的過剩最終導致了什麽?

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可以說,正是產品的過剩導致了資本家對於市場的需要,這正是工業革命後,各國竭盡全力開拓市場的原因——政府有責任為過剩的生產力尋找新的市場,這既然是資本家們需要,同樣也是國家內部穩定的必然。

舊的市場已經飽和了,所以有必要開拓新的市場。但是新的市場在什麽地方?

整整一夜,置身於衙署之中的,朱明忠都在尋思著這個問題,身為江淮經略使,或許他可以發明出這些推動工業革命的工具機,但是市場在什麽地方?

江西、湖廣、河南、山東……

一個若大的中國地圖浮現在他的腦海中,既然松江布能夠暢銷全國,每年銷售數百萬匹,那麽清河的機織布,同樣也可以暢銷全國,只是,僅僅只有這些市場能夠滿足土布與機織布的市場嗎?

未來隨著國家的安定,這些市場必然會被不斷地開發,原價的,江北工業品將會沖擊當地的市場,對當地的手工業造成打擊。而而當地那些有遠見的商人們同樣也會紛紛投資建立新的織布廠新的工廠,最終,當地也會像江北一樣。湧現出一大批新式工廠,工廠的產能會不斷的增加。到那時市場的飽和將會是不可避免的。

而當市場再一次飽和的時候。新的市場又在什麽地方?

“經略,雖說紡織廠出產的棉布價格低廉,但是實際上其附加值並不高,因為相比於松江布等布匹缺乏精美的花樣,只能以其價廉取代低端棉布。而如松江布之類的精細加工的高端棉布,即便是面對機織布,仍然能保持著自己的銷路。”

盡管顧炎武並不是商人,但是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遊走於各地的他,通過對士民商賈的接觸,使得他比跟隨在父親身邊的朱大鹹更了解市場,甚至更了解經濟,更了解經濟市場的運行。也正因如此,現在顧炎武為朱明忠所依賴,畢竟他可以在很多問題上給予他回答,並讓他以一個新的角度看待問題。

“就下官的了解,現在我大明的織布業大至於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是遍布各個村鎮、持續千百年的百姓家中手工棉布,麻布的紡織,因為涉及眾多的鄉間百姓,其產量自然也是最多,畢竟數千年來,漢人就有‘男耕女織’的傳統。只不過絕大部分手工棉布即經略口中的‘土布’質量不高,大抵上只能自產自用,並不進入市場,頂多也就是在百姓之間互相交換一些東西;而第二層則是高質量、商業化的棉布生產,如松江布等布匹。其質量上佳且花色繁多,富家大戶對這種高質棉布有不小的需求,當然還有就是市鎮之中的尋常百姓需要,他們大抵上不織布,既追求棉布質量,同樣也更看重價格。可以說機制棉布大抵上的市場,正是這些人,對於鄉間的土布反倒沖擊有限,至於高質量的棉布,亦不會造成沖擊……”

“但是這塊市場總歸是有限的!”

顧炎武的分析,讓朱明忠頗以為然的點點頭,這種市場的細分,也就是顧炎武能夠做到,其它人或許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絕不像他一樣了解的這麽透徹,作為“實學”的信徒,他本身就注重調查,這正是基於他過去多年間的調查,點頭贊同之後,他又說道。

“這個市場針對的應該是市鎮的市民階層,而松江布之中,未必都是高档布,恐怕最多的還是與咱們的機織布質量相紡的土布,我看那,還要是盡快為廠布尋找新的市場,要不然,等到過剩的時候,才會頭痛!”

之所以會語重心長的說出這句話,是因為他知道,在歷史上洋布進入中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甚至用了上百年的時間,才擊敗中國的土布,而現在隨著機織布的出現,無論機織布會對土布造成什麽樣的沖擊,為了將土洋布的沖擊減至最低,為了能夠讓中國的傳統手工業。與工業革命的沖突降到最低。就必須要開拓更多的市場,開拓更多的新市場而不是傳統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