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門前

實驗室仍在繼續,只不過,當朱明忠忙於政事的時候,他的那些助手們會繼續進行實驗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17世紀中期的中國,朱明忠已經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個工業研究實驗室。

而這個工業研究實驗室或許看起來有些原始,但卻開啟了一扇大門,而作為大門開啟者的朱明忠來說,他所需要的僅僅只是掌握好方向,並向實驗室提供足夠的資金以及靈感,最終讓那些有志於發明創新的人,在其中完成他們的發明。

在更多的時候,作為江淮經略使的朱明忠,還需要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軍政事務,即便是有他人協助的情況下,許多事務仍然需要他親自處理。

這天中午,正在公房中處置著各地上呈的軍政文書的時候,李賀年這個出身於清河學院的書生手中捧著一個精致的木盒進來報告道。

“一百柄佩刀已打好,這是其中的一柄,請經略過目。”

從李賀年的手中取過那柄刀,不過只是略微一看,朱明忠便喜歡上了此刀,只見這刀的刀鞘極為精美,鯊魚皮制成的刀鞘上,用銅件打出一朵朵祥雲花紋,鎦金銅件鋥亮,如同黃金般閃光。刀把上鑲嵌著鯊魚皮,可耐掌心的汗水侵浸。

朱明忠將刀抽出,頓時便感覺有一道寒光撲面而來,刀刃鋒利,即便是未試刀鋒也可知道,這刀是何等的鋒利。刀面正中端端正正刻著“取義成仁,精忠報國”八個大字,旁邊是一行小楷“朱成仁贈”。

這刀是兵工廠按朱明忠的授意,為軍官打制的佩刀,當然,在某種程度上的也是一種賞賜。

與其它的軍隊不同,忠義軍的官兵打仗立了功,並不會按朝廷規定升官晉級,且不說在現在朝廷不知下落,即便是上報了,由鄭成功代天而賞,讓官兵們升官晉級,到時候這是出自“天恩”,或者說出自於鄭成功之手。

與他朱明忠有什麽關系?

所以從一開始,朱明忠便有意一步步的將忠義軍“私軍化”,從用勛章表彰官兵的英勇,再到設定軍銜制,通過軍銜制將忠義軍的序列排除在品級之外,這種“恩出於上”保證了恩賞皆出自朱明忠,而不是皇上的“天恩”或者鄭成功的“代天而授”。從而保證了忠義軍是“朱家軍”的現實。

勛章是榮譽,軍銜是實際,但是除了兩者之外,還必須用一種方式來表達他個人對部屬的獎勵和賞識。用什麽方式呢?

發放賞銀?

從一開始,創辦忠義軍時,盡管采用“厚餉養兵”,但在另一方面,朱明忠又倡導“不怕死,不要錢”的宣言,至於拜把結兄弟,那是山大王的行為,他又鄙夷不屑為,更何況,這結拜兄弟互相捅刀,也是尋常之事。軍隊應該是紀律化的,這結拜兄弟的小團體,本就是一支紀律部分所排斥的。

就這樣,想了許久之後,朱明忠終於想出贈送佩刀的主意,無論是在中國亦或是西方,這都是籠絡人心的好東西。軍中的官佐不用講了,即使是文職,既然在軍中效力,就要有尚武精神。以個人名義贈送一把佩刀、佩劍,既能表達了自己與對方的特殊感情,又是鼓勵忠義軍的尚武精神。

第一批受刀者,人數不能多,必須要少,而且儀式要安排得異常隆重,如此才能使他們感到無上的光榮。這把親贈的佩刀,今後就會成為忠義軍官兵人人企望的最高獎賞。

而且這佩刀並非是普通的制刀,而是由名匠制成——這多虧了德川幕府十幾年前推行的“封刀令”,在開通了前往長崎的航線後,從日本回來的商船,不僅帶回了滿船的銅,隨船的還有數十名偷渡而來的刀匠,那些刀匠因為“封刀令”使得其生計無法維持,他們的到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江北的制刀水平,盡管忠義軍的兵工廠借助水力鍛錘更擅長規模化生產,但談到制刀的精良,還是遠不及日本,就像鄭成功也時常賞東洋刀予下屬以招攬人心,就像朱明忠就得到同樣的賞賜。

只不過,這刀並不是倭刀的形制,而是借鑒唐刀與苗刀的形制,而且裝飾的也更為華麗精美。

這些佩刀在更多的時候,是充當儀刀的角色,自然需要華麗精美一些,當然,即便是儀刀,也不妨礙它們極為鋒利的刀鋒。

次日下午,春日裏的陽光極為燦爛,在經略使衙門前寬闊的轅門牌坊前,聚集著近兩千名排長以上的軍官,按照忠義軍的營制,全軍分成三十營,每營兩千五百人,每營四個步兵大隊,一個輜重大隊,一個炮兵大隊,而每個步兵大隊下設六個中隊,每個中隊設兩個排,每排下管轄兩個14人的班。這近兩千名排長以上軍官,可以說等於把忠義軍所有的軍官都齊聚於此,當然,並不是所有人,畢竟還有戰備值班的部隊,而且還有副職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