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銀元

會計當然需要。

不僅需要會計,更需要現代的財會知識,雖說對於財會知識有些許了解,但因為事關重大,只是一知半解的朱明忠,自然不會輕易提出改變,所以江北原本一直沿用舊例用單式賬法。

而在傅山進入軍餉局之後,其立即推行了由他發明的“龍門賬”這一新式的復式雙向記賬法,其原理;把全部賬目劃分為“進、繳、存、該”四大類並按照四大類各自包含的內容在其下又分列若幹項目對會計對象進行分類、分項核算,通過“進-繳=存-該”進行雙軌計算盈虧的會計思想;以及它對試算平衡公式的運用等等,均與西式復式簿記不謀而合,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不過當對史密斯的財會水平加以考驗之後,對財會知識本就有所了解的朱明忠,立即作出了決定,雇傭他協助傅山制定的新記帳方式,而同時引入的不僅僅只有西式復式簿記,同時引入的還有字母以及阿拉伯數字,對於原本一直有意引入這兩者的朱明忠來說,引入西式復式簿記,不過只是一個契機。

有時候,只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就可以帶來出乎意料的改變。盡管並不知道史密斯的西式復式簿記與傅山的龍門賬之間,能開出什麽樣的果實,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史密斯這個曾經的破產銀行家,貿易商人,現在軍餉局的雇員,他的到來,卻在不經意間給江北帶來了改變。

“閣下,您看,這是在中國最為常見的波多西十字雙柱,它是打制幣,外型不夠規整。雖說成色重量有一定定量,但實際鑄造過程中,偷色減重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的,這一點與中國的銀兩比較類似,故而他在中國一直都是按銀塊稱重的方式流通的……”

作為軍餉局這個“大明銀行”的高級雇員的史密斯,幾乎是剛一進入軍餉局,在研究著“龍門帳”的同時,他又研究起了銀兩,這一具有中國特點的銀兩。

“而這則是昂西塞姻銀幣,您看它的外表極為精美,他采用統一的鑄造標準,就像你們的制錢一樣,它的成色形制標準,而且圖案精美,攜帶方便,所以在歐洲,只有少數的幾種銀幣,不需要考慮成色等問題,直接在各國流通……”

在史密斯解釋的時候,朱明忠只是看著這幾枚銀元,有一些銀元看起來不僅外形不圓,而且表面看起來也不夠精美,拿起其中一枚看起來模樣倒是頗為精美的銀幣,朱明忠笑著問道。

“威利,你有什麽想法?”

不用猜,朱明忠都能猜測出他的想法,他恐怕是想制造銀幣。

“銀幣!”

看著朱明忠,史密斯繼續說道。

“來到中國之後,我發現你們使用的銀兩作為記銀的單位,而銀兩除了重量又有成色的差別,而且因為市民在使用過程中,使用的都是重量一錢左右的散碎銀子,所以即便是軍餉局發出的軍餉,也會被錢莊剪碎,作為散碎銀子,而政府收稅時,又需要將碎銀收回,然後重新鑄造,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反復增加的火耗,對於市民來說卻是一種負擔……”

聽史密斯提到“火耗”的時候,朱明忠的眉頭微微一挑,來到這個時代已經半年多的他,自然很清楚,“火耗”起於明代萬歷年間,原指碎銀熔化重鑄為銀錠時的折耗。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賦稅一律征銀上交國庫,把百姓交的碎銀熔化重鑄為上交的銀錠就有了火耗。征稅時加征的“火耗”大於實際“火耗”,差額就歸官員了。清初的官員沿用了這種做法。而且“火耗”不斷加重:一般州縣的火耗,每兩達二三錢,甚至四五錢。偏僻的州縣賦稅少,火耗數倍於正賦。

既便是現在,在江北同樣也沒有廢除“火耗”,只不過,現在是直接將“火耗”加以規範化征收與使用。並作為財政收入上交國庫。因此衙署特意規定“火耗”附加稅為正稅的15%,官員要全部上交,不得私自截流。這種“火耗”的收入用於江北的財政支出。

這個在江北已經約定俗成的“火耗”,甚至被百姓當成“江北善政”之一,現在到了史密斯的口中變成了“負擔”,也正因如此,朱明忠才會有這樣的反應。

不過,史密斯顯然沒有注意到這些,他同樣也沒有注意到,“火耗”對江北財政的助力,他這會看到的不過只是“火耗”對於百姓的負擔,當然還有就是銀兩流通過程中的不便。

“一方面是不斷的,繳稅過程中的反復交納‘火耗’,這一不合理的稅收,而另一方面又是散碎銀兩在市場上的流通,所導致的諸多不便,而錢莊等店鋪更是借助銀錢兌換、整銀換碎銀等匯兌業務中從中謀利,這直接影響到了中國的商業流通,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理應該用新的貨幣,取代這種極不適當的銀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