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戰船

中式船並不適合海戰的需要!

這才是史司的觀點,已經注意到那三位水軍提督的臉色很是難看,在中國生活多年的他心知,這三位提督也許會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他便連忙挽救道。

“怎麽說呢?應該說中國船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種非常優秀的商用船型,因為它使用的獨特的硬帆使得其操作方便,而且所需要的水手數量比軟帆的西洋船少很多,而且在復雜海況下也更加靈活,並且由於使用隔艙設計,抗沉沒也比西洋帆船優秀,而且因為肋材較少,所以其建造速度極快,在廈門的時候,我曾看到你們的船匠僅只用20天的時間,就建成了一艘110英尺大鳥船,這種建造速度在歐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中國船的制造成本非常低,但是由於速度,炮位和防禦的原因,不適合用來作為火炮時代的戰艦,將軍……”

對中國的帆船進行一番恭維之後,史司又轉讓向了朱明忠,看著他說道。

“因為相比之下中國帆船由於比較少使用肋材,所以相對容易被打穿,炮彈造成的傷害會遠大於西洋帆船。同時西式艦船的船體結構的增強也有助於在船上裝備大量的火炮,而不必擔心被密集開火的火炮的後坐力震散架了。而中式帆船的船體結構則無法承受這樣的力量,這也就是中式帆船上火炮數量很少的原因,不是因為不願,而是因為其不能裝備那麽多的火炮。”

說起話來,根本就是直來直去的史司,盡管努力彌補著他之前的話語所引起的三位水軍提督的不快,但是仍然不加掩飾的又一次強調著中式船的不足,從而“推銷”他的設計。

“所以,如果將軍想要建立海軍的話,應該徹底拋棄中式船,選擇西式船,比如這種斯魯普船,它可以裝備12門-14門12磅炮,請您相信我,在中國,沒有任何一種中式軍艦可以抵擋他的火炮……”

當然,他並沒有說沒有任何軍艦可以打穿它的船板,畢竟鄭軍的大型海軍上普通裝備有18磅以上艦炮,盡管只有艦艏一門,但卻足以給斯魯普船帶來沉重的打擊,但這並不意味著斯魯普船沒有取勝的可能,因為相比於中國船它的火力更加強大,而且也更為靈活。

這一切正是中國船所不具備的,當然,現在史司並不會這麽說,畢竟他之前的話語已經引起了其他人的不快。

無論是在大明或是在歐洲,有一些最起碼的為人處世的道理是相通的,史司很清楚,如果他的言語得罪了那些提督們,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麽。

“經略,標下看來,既便是這西洋船再強,也不過是船身強,若是經略有意使用此船,不妨將其船帆改成咱們中國的船帆,如此,既可得其船身,又可得我中國帆操作的便利,而且水軍弟兄也更習慣硬帆……”

在軍中混跡多年的李成乾自然注意到經略似乎對這種軍艦很是心動,於是便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而潘子欽這會同樣也於一旁附和道。

“李提督所言極是,經略,若是用這種軟帆,且不說其它,恐怕弟兄們也要從頭學習怎麽操作西洋軟帆……”

原本立於一旁,只是作為史司的助手存的張迪,聽著這兩位水軍提督的話,便主動說道。

“兩位提督所說的這種船,在廣東便有,在廣東的澳門便有西洋人建造一種類似的船只。它有中式帆裝和西式船身,比傳統中式帆船快,比西式帆船需要更少人手,建造維修也較簡易。而且在廣東過去也有船商自行制造這種船,而且鄭家水軍之中,也有這種船,不過因其是商船,所以船肋很少……”

對於史司身邊的這個年青人提到的這種船,朱明忠當然聽說過,在後世稱其為“老閘船”,又名“鴨屁股”,本質就是葡萄牙人來了中國近海給西洋船換上了中式的硬帆。在鴉片戰爭之後,清軍的軍艦大都是這種“老閘船”,而且被稱之為清軍最好的軍艦,盡管他們遠無法同歐洲的軍艦相比。

不過,對於朱明忠來說,他所需要是一只面向未來的海軍,自然不會因為船員習慣硬帆,而選擇接受無法應用大型軍艦上的中式硬帆,畢竟未來的海軍,肯定會有大量的大型戰鬥艦,並且將會以他們為核心,而不是由一群小木船組成。

“軍艦越大,這硬帆就越顯不便,現在十幾門炮的小船還可以用硬帆,可若是將來建造擁有百門大炮的軍艦,到時候難道還用硬帆嗎?”

經略的反問讓王安民詫道。

“百門大炮?”

“百門?這怎麽可能?”

在李成乾等人的詫異中,朱明忠並沒有回答他們的疑惑,而是把視線投向了史司,而史司則頗是驕傲的說道。

“怎麽不可呢?早在20幾年前,英國就已經建造了擁有104門大炮的‘海上君王’號,而我當年就曾隨老師參與過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