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禮下庶民

七月十九,通濟門外,一座用松枝白花紮起了牌樓,而在那木竹紮起的牌樓上書寫四個宋體黑字——“忠烈千秋”,左右兩側分別是“成仁”、“取義”。幾盞燈更是白絹制的素燈,連那通濟門也套了白布條。門前的旗杆上,掛著長長的招魂幡,被晚風吹著,一會兒慢慢飄上,一會兒輕輕落下。

城門兩側持槍而立的忠義軍官兵,雖仍穿著其特殊的紅色軍衣,但其胸前皆佩一片素花,紅衣白花甚是醒目,持槍而立的兵丁,無不是神情肅穆,他們立於城門兩側,苑若松柏,

雖是驕陽當空,可氣氛卻顯得有幾分蕭瑟。

今天是忠義軍陣亡兵佐移靈的日子。他們將會移靈常州老家,而不是草草埋於異鄉。

因為天氣炎熱,在那日血戰之後,陣亡的忠義兵佐就已經被火化,與此時諸軍直接掩埋不同,陣亡官兵的屍體被火化後,皆被裝進了一個精心燒制的陶甕之中。這陶甕是與南京附近的陶坊定制,陶甕上刻有“忠烈千秋”的字樣。

兩千四百六十二個陶甕!

兩千四百六十二個忠魂!

身著一身素袍的朱明忠默默的念著這句話,不知是不是穿越後遺症的原因,攻城時所受的外傷,此時已經愈合了八九分,盡管如此,可因為失血過多,臉色仍是煞白。那蒼白的臉色襯著這身白袍,只顯得更是蒼白了。

兩千四百六十二人!

這是忠義軍奪下南京的代價!

古往今來,從沒有人用這麽少的傷亡奪下如此堅城。那一場奇襲,甚至再過幾百年,都會為人所贊嘆,為人所感慨,都會驚訝於他們的成功。

但是對於忠義軍來說,代價卻是慘重的,可以說,在未來的一兩個月內,忠義軍都不復昨日的戰鬥力,盡管在通濟門,在神策門繳得了數十門從數百斤直至四千斤的紅夷大炮,雖說在滿城八旗的兵器庫中更是繳獲了上萬只鳥銃、數萬套盔甲,可以說這一仗,憑著豐富的繳獲,忠義軍差不多就是鳥槍換炮。但如此慘重的傷亡,仍然使得其在短期內,無法恢復戰鬥力,更何況還有一千多傷兵的傷勢還沒有愈合。

此時,這間用布幔搭起來的大廳正是一個肅穆的靈堂。正面是一塊連天接地的白色幔帳,兩千四百六十二個裝滿骨灰的陶甕都擺於靈架上,待於吉時的時候,就會裝上馬車,然後經由水路送往常州府江陰,在江陰城外已經征用了數百畝田地作為忠義軍的義莊,這義莊也是江陰忠烈祠的一部分。

數千個陶甕中捉鱉擺在幔帳的後邊。幔帳兩邊懸掛著一副挽聯。左側是“同悼國殤”、右側則是“成仁取義”。上面也有四個大字:“忠烈千秋”。

一張條形黑漆木桌,上面擺著香爐、供果。靈堂裏,只見香煙裊裊,不聞一絲聲響。

過一會兒,一位年邁的大報恩寺僧人領著幾十個和尚魚貫進入靈堂。他們先站成兩排,向忠魂合十鞠躬,然後各自分開,緩步進入幔帳,然後在周圍坐下來。只聽見一下沉重的木魚聲響後,這幾十個和尚便同時哼了起來。他們的誦經聲渾厚而低沉的,時高時低的經聲從他們的嗓間發出。可是誰也聽不清他們究竟在哼些什麽:既像在背誦經文,又像在吟唱。

雖是如此,整個靈堂裏充滿著肅穆而凝重的氣氛。

而在這肅穆的氣氛之中,作為左翼軍統領的李子淵,目光卻顯得有些復雜,這幾天,為了能夠達到那個目標,他向曾經的老弟兄許下了很多諾言。在他看來,想要奪走兵權,只要有那些老弟兄們的幫忙。根本就是輕而易舉。

但是他壓根兒就沒有想到,沒有想到朱明忠居然會用另一種方法,去收那些兵卒的心,當他在那裏用升官發財,去拉攏那些老弟兄們的時候。

朱明忠在幹什麽?

他在繃帶所裏為傷員治療,他在關心子陣亡士兵的身後事,他在關心著那些殘廢了的兵卒的將來生活,

總之就是在做著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在李子淵看來就不應該是軍中主帥應該做的事情。

可偏偏朱明忠卻在那裏做著,包括現在,為那些兵卒弄了這麽大的排場。一開始他不能理解所有人都不能理解。

但是現在,看著那些普通兵卒那激動的神情,李子淵終於明白了,當他試圖用升官發財籠絡老弟兄的時候。朱明忠卻已經輕易的把所有兵卒的心都拉了過去

他知道!

他肯定知道這一切!

現在,李子淵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無論如何,有些事情他必須要去做!

對於李子淵等人的想法,現在身為忠義軍主帥的朱明忠根本就沒有去考慮,他就站在那裏,此時盡管他的神情肅穆,但是心底卻憋著一團火。

沒有人!

今天沒有任何人來他營中,為這些忠魂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