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不甘(2)(第3/3頁)

“非天子君王之仁義也!”

“天子君王之仁義,太子可知?”

天子沒有等劉據回答,就道:“天子之仁,以生民為最,是故太宗教曰:天生蒸民為之置君以養治之!天子之仁,在養民、生民、活民而已,故天子以天下為家,命太子舍其小家而守天下,群臣乃謂太子:家上也!”

“而天子之義……”天子猛然直起腰杆,一下子就變得精神抖索起來,他握著自己的劍,道:“宰執陰陽,和合五行,令上下不離其序,貴庶無傷彼此!”

說到這裏,天子眼中難掩失望之色:“太子何故舍本逐末,棄大仁而用小仁,去大義而從小義?”

“所以朕說:亂我家者,必太子也!”

“太子可服氣?”天子目光灼灼看著自己面前的兒子。

他終究,還是愛這個長子的。

所以,願意給他機會,給他犯錯和試錯的機會。

只要他願意改正,想改正,還是可以的!

劉據看著自己的父親,他很想反駁,但終究還是低下了頭,叩首拜道:“兒臣謹受教!”

然而,內心,卻滿是不服!根本不信!

因他知道,他的父親,說這麽多,更當著群臣的面講那些話。

其實,是害怕。

怕其死後,自己登基後,改變其數十年來的既定國策,破壞他留下的成績,讓其的政績與事業,毀於一旦罷了。

只是說的好聽,實際上,還不是和他一般,都是私心,全是私欲?

而且……

劉據已不是過去的劉據了。

如今的他,已經與齊魯吳楚河洛士大夫貴族捆在了一起。

彼此,再難以切割了!

因為,劉據知道,自己若是改弦易轍,那麽,沒有了關東貴族地主支持的他,在這長安城裏其實已是無根之萍,無源之水。

休說他的父皇還有一道密詔懸在他頭頂。

便是沒有,他又拿什麽去和掌握著軍權,又有著河西十數萬大軍,甚至還掌握了國家經濟命脈和財政大權的太孫劉進一系抗衡?

拿頭抗衡嗎?

沒人沒錢沒權沒兵,恐怕政令不出宣室殿,將不是傳說。

所以,他只能和只可以依靠關東貴族地主們的支持,才有機會掌握大權,才有可能在登基後做一個真正的天子,而非自己兒子的傀儡,甚至去做屈辱的太上皇!

他沒有選擇!

天子卻是深深的看著自己面前的兒子,微微搖了搖頭,數十年父子,他豈能不知,自己的兒子的性格與脾氣?

知錯認錯,絕不改錯!

從前,劉據是這樣的。

今天恐怕也是如此!

在心裏嘆了口氣,天子閉上眼睛:“也罷,朕就再給一次機會吧……”

“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