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5章 誅心(第3/3頁)

從那以後,儒家終於坐穩了王座,這一座就是兩千年之久!

也是在那一年,董仲舒病逝於關中,享年七十五歲。

於是,儒家各派,無論今文古文,不分春秋、尚書,有名有姓之士,甚至無名無姓之人,紛紛跋涉數千裏,來到關中吊唁這位替儒家打開局面的鴻儒。

但他們不僅僅是來吊唁的。

公羊學的共主死了。

所以,他們想要伸出爪子,染指被公羊學霸占的王座。

董越微笑著道:“是呐……當年盛況,確實無比壯觀!”

古文與今文,都聯起手來,向當時失去了精神領袖的公羊學挑戰。

各方辯論,從朝堂打到民間,口舌之間,難免拔刀相向。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儒家的傳統——說不過你,就砍死你!

是以,孔子誅少正卯,是以孟子退許行,是以荀子非儒。

道統之爭,從來由不得心慈手軟。

“先生安心!”張越笑著道:“些許風浪,還不足以撼動大勢!”

“子重……”董越卻搖搖頭,道:“吾請你來,不是要與你說這個的……”

“權者,衡也,所以知輕重……”

“先人立法,賢人立制,聖人立禮,所以為天下制度!”

“制度,創立艱難,破壞卻從來易也!”

“所以公羊學數十年來,雖霸天下,卻不毀他學之路,不絕他道之統!”

“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董越認真的看著張越,這個他親自為其父選的再傳弟子,未來公羊學的領袖,深情的道:“當初,仲尼之誅少正卯,未嘗沒有後患……”

這才是董越請張越來太學的目的。

他是真的怕了。

雖然,儒家內部,辯論不過就拔刀砍人,靠物理說服屬於傳統。

但,那終究只是個人行為,也不會大規模的出現。

然而,眼前這位,卻是手握重兵,他要是學起祖師爺,硬要誅少正卯,也樂子就大了。

更會使公羊學被徹底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以權勢、兵甲之利而介入學術之爭。

更會給後人樹立一個無比糟糕的榜樣——當年張子重能摸得,我就摸不得了?

砍!

砍出一片天來!

介時,學術、倫理、道德,都將失去意義。

一言不合,就肉體毀滅,文字誅絕。

那這天下,還有什麽綱常倫理,還有什麽道德仁義?

張越聽著,卻是哈哈大笑起來,對董越道:“先生放心,吾等公羊之士,從來誅心不殺人!”

他可還沒有傻到去學董卓——那不是自己跳進糞坑嗎?

而且,講真他也沒有那個必要!

你見過占據了絕對優勢,有著絕對力量的人主動破壞規則嗎?

那不是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