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太孫駕到(2)(第3/3頁)

治河工程,現在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引淮入汴工程在汴河與淮河兩端同時開工。

僅僅是在今年冬天,就可能會動員二十萬青壯參與。

太子劉據借此,成功籠絡了河洛、齊楚貴族、地主、世家,收攏大批人才,更得到了無數不得意的今文、古文學派學者投效。

由之,太子勢力重新成為了國家力量的一極。

這也是石德與商丘成的取死之道。

此事,劉進也是在來居延的路上才想清楚的。

他的祖父,絕不容許有人在其在世時可以威脅到他本人的地位與權力!

故而,賜死石德,殺商丘成,乃是警告太子——好好治你的河,別妄圖其他!

但這個事情,劉進不好明說,只好委婉的告訴張越:“此外,祖父大人,已決定在關中全面推行新豐之制,以公考取士用人,命三輔有司,修其渠道,治其水力,興其水車,廣其地,建其制,於是乃命大司農桑弘羊兼司隸校尉,以新豐農稷都尉趙過為治粟都尉,命少府公孫遺全力配合!”

“國家財政,基本都將投入此事之中!”

事實上,天子做這個事情,是被太子劉據逼得。

劉據治河,成績斐然。

一年圍鑒湖八百裏,得良田十萬頃,以此賜無地百姓凡數萬戶,江都百姓號其曰:聖太子。

於是,便興引淮入汴之事,齊楚、河洛士人、貴族紛紛響應。

民間已經有人開始將劉據與大禹相提並論了。

這位大漢太子,由之得民心、士人擁戴。

齊楚河洛之間,幾乎家家感其恩,戶戶得其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天子的當今陛下,被倒逼著只能施恩於民,讓利於民!

沒辦法,倘若兒子是大禹,那麽作為父親的,要不想變成鯀那樣尷尬的背景板,就只能做出些成績。

這也是現在長安政局復雜的緣故。

也是劉進出京的緣故——他不想被夾在其中,也不想成為祖孫父子爭鬥的旋渦。

當然,也有另外一個原因——當日,在石渠閣中,太史令司馬遷悄悄的塞給了他一張紙條,紙條上只有一句話: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內而亡。

劉進當時沉默良久後,將這紙條放入宮燈之中焚燒,然後便直入溫室殿求見天子,請求出巡河西。

這些事情,劉進不能說出口,張越自也不明白,以為劉進擔心的是財政,便道:“殿下勿憂,自古王師之伐,所過之處,民皆簞食漿壺,非是說說而已……”

“若匈奴人不識好歹,王師以義伐之,必將得西域諸國義民之助,國家無須耗費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