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戰爭與和平(1)(第3/3頁)

同時,他還下達命令給各仆從軍——郁成城陷後,三日不封刀,各部可自由活動,各取所需。

頓時,就將士氣提振到最高點。

他麾下的匈奴騎兵就不說,西域諸國的仆從軍們,簡直跟瘋了一樣,對他的命令的執行度更是達到了百分百的程度。

近乎可以稱得上是如臂指使!

比起曾經與漢朝作戰,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但……

就在這個緊要時候,那位鷹楊將軍的文書,不期而至。

作為漢降將,王遠自是可以無障礙的閱讀、理解和認識到這些文字裏傳遞出來的東西。

“這位鷹楊將軍英候,是讀《春秋》讀傻了?還是看《論語》看傻了?”他抿抿嘴唇,忍不住吐槽起來:“居然連這種不要臉的話都說的出來?!”

自古兩國交兵,誰講過仁義道德?

還不是無所不用其極?

便是那位鷹楊將軍自己,不也在其著作裏大肆宣揚:在戰爭這樣危險的事情裏,由仁慈產生的錯誤思想是最為有害的,不惜一切,不惜流血的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對方不同樣做的同時,必然取得優勢!

現在,那位鷹楊將軍卻要拿著宋襄公的標準來要求他和他的軍隊?!

王遠真的很想回一句——我夷狄也!

可惜,他不敢!更不能!

他很清楚,他若是這麽回復,等於給了那位鷹楊將軍幹涉的口實。

那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想了想,王遠就提筆寫了回復。

在回復書裏,他自是詛咒發誓,絕不濫殺無辜,絕不加害無辜百姓,特別是婦孺,同時表達了對於鷹楊將軍高尚情操與完美道德的仰慕與向往。

在王遠看來,大約是那位鷹楊將軍想找自己艹什麽道德人設,要立什麽聖人形象。

他自是索性給了對方他想要的東西。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給那位鷹楊將軍面子罷了。

但他根本想不到,當他的這封回信,被送到張越手中的時候,張越立刻揚天大笑,並當即下令:“傳我命令,命鷹揚旅即刻集結待命,隨時聽我號令!”

現在,匈奴人已落入他甕中。

手中的回信就是借口,也是憑證——當然,其實有沒有都沒有關系,帝國主義者想要幹涉別國,從來不需要證據與借口——洗衣粉都能當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何況這種真憑實據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