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戰爭與和平(1)(第2/3頁)

而銀蔡,自也發覺了自己的處境似乎很不妙。

於是,躲在王宮中,蜷縮在自己的寢殿裏,連門都不敢出。

國家大事,全數委托給了他的王後以及副王柯折。

……

萬裏之外,漢塞陽關。

張越親自率領騎兵,一路將烏孫小昆莫護送至此,然後目送著他走出城塞。

嘴角不由得溢出絲絲笑容,“匈奴和烏孫,應該已經打入大宛境內了吧?”張越扭頭問向來陽關向他匯報的常惠。

常惠如今,被王莽任命為護龜茲校尉,負責著西域都護府對西域諸國的滲透與收買。

做這種事情,常惠自是非常拿手的。

而且,他還有著一個別人不具備的優勢——烏孫如今的左夫人,漢家嫁去的解憂公主與他是故舊,甚至有傳言,當年兩人有過一段曖昧。

如今,常惠與解憂公主重新搭上線。

借助這位公主殿下在西域與烏孫多年的經營,常惠在西域諸國之中的情報網絡經營的有聲有色。

可以這麽說,匈奴人也好,烏孫人也罷,他們的想法、戰略與虛實,現在都已經暴露在了漢家面前。

“回稟將軍,根據情報,匈奴、烏孫應該都已經打進大宛了!”常惠道:“下官來此,就是來向將軍匯報匈奴、烏孫的兵力部署情況的……”

說著,常惠便將一份文書遞給張越。

張越拿在手裏,看了一遍,就笑了起來:“西域諸國毆打小朋友到還是很上心的嘛!”

根據常惠在文書中匯總的情報,西域三十六國,這次派兵參與匈奴西征的足有二十余國。

剩下的,也都派了民夫、奴隸,出了物資、糧食支持。

像是莎車、疏勒、尉頭這樣過去在漢匈戰爭裏,以磨洋工著稱的王國,此番更是幾乎傾巢而出。

特別是疏勒,居然出兵一萬三千余人,讓張越都有些刮目相看——這西域的韭菜,匈奴人割的不徹底啊!

若他們割的狠一點,那疏勒那裏還能一口氣拉出上萬大軍?

不過……

這疏勒人恐怕也要自作自受了。

這次他們出兵一萬三千余,現在匈奴人沒有說什麽,但將來可就未必了!

即使匈奴人大度,不計較這個事情。

張越也會想辦法讓匈奴人來計較這個事情的。

不然豈不是白瞎了戰國縱橫家們的教育?

“將軍,都護命我前來請示您——大宛,我們就真的坐視不管了?”常惠試探著問道。

“怎麽可能呢?”張越笑了起來:“自古以來,王者伐無道,拯溺民,從來久矣!”

“仁,王之德,天子之道也!”

“吾受天子詔,為陛下守邊,自當秉天子之德,播中國之政於遠方!”

張越說到這裏,嘴角微微翹起來,臉上更是一副悲天憫人的聖人模樣,感慨著道:“今宛王雖無道,失其信義,背主謀叛,其罪大焉!然其民何辜?”

“吾實不忍,大宛之民,受刀兵之戮,被水火之災也!”

“續將軍……”張越看向續相如,對其道:“傳本將命令,立刻遣使告匈奴主、烏孫昆莫,曰:中國素尚君子仁義之風,所謂君子,謂之有仁心哉!故孟子曰:君子之於禽獸,見其生而不忍見其死,今貴國將兵欲伐大宛,吾國不願幹涉,然則,兵戈之間,難免傷及婦孺,水火之中,不免殃及無辜,吾國獨念生民之艱,百姓之苦,乃告貴國:萬請持之以君子之風,行之以先賢之道,以仁義之師而自省,以不重傷、不擒二毛為要!”

續相如聽著,眼睛都瞪了起來,不免疑慮著道:“將軍,他們會聽您的嗎?”

“照做就是了……”張越輕輕笑著:“至於他們聽不聽,那是他們的事情……”

一個真正的帝國主義者,自然要學會雙重標準,還得又當又立,宛如白蓮花。

更重要的是——得學會強行將自己的規則、標準,強加給其他人遵守!

你不遵守就打你!

而且是冠冕堂皇,大義凜然的打你!

未來史書上,誰見這一段,不得贊一句大漢王者之風,仁義之師呢?

續相如只好將自己的話咽回喉嚨裏,諾了一聲,便去執行。

數日後,張越的這道文書,就被使者送到了匈奴統帥王遠手裏。

此刻,這位左大將,已經率部,抵達了郁成城的外圍。

大宛軍隊,已經放棄了在野外與匈奴軍隊開戰——過去數日,他們曾嘗試過,在原野之中,與匈奴騎兵列陣而戰,但結果卻是一敗塗地,除了丟下一千多具屍體外,沒有任何作用。

於是,他們只好龜縮進郁成城堅固的城市裏,妄圖依靠堅城要塞,阻擋匈奴軍隊前進的腳步。

但王遠豈會讓他們如願?

一方面,他命令仆從軍,砍伐郁成城附近的森林,以制作攻城器械,另一方面他派出他麾下最精銳的堅昆騎兵,繞過郁成城,截斷其與貳師城、貴山城之間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