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天山(1)(第3/3頁)

更繳獲大批黃金珠玉寶石,捕虜數以萬計的戰俘,為長安花街柳巷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卓絕貢獻——迄今花街柳巷之中,依然有著當年帶回去的胡姬。而回師路上,更是殺雞儆猴,屠輪台,破龜茲、尉黎,嚇得西域諸國紛紛跪在地上喊爸爸,將自己的王子,送去長安,向漢天子低頭。

可惜,自那以後,李廣利就開始了水逆。

每次都是差一點,最終功虧一簣。

天山會戰、余吾水會戰,算上這次已是第三次的大規模出擊。

俗語曰:事不過三。

此番若再撈不到好處,李廣利知道,不會有人肯再給他機會了!

於是,心情自是唏噓感慨,胸中情緒百轉千回。

王莽看著李廣利的神色,明智的選擇了沉默,靜靜的聽著。

就聽李廣利道:“如今,又有一個機會,出現了!”

李廣利手指著前面,道:“斥候報告,匈奴主力已經徹底撤出了輪台範圍,向尉黎與龜茲兩個方向撤退,雖兵法有曰:歸師勿掩,然,我軍精騎如雲,若在此時,遣騎兵過南河,掩殺其一路,必可有所斬獲!”

他回過頭,看著王莽,問道:“未知都護意下如何?”

王莽聽著,面無表情,但堅定的搖頭:“天子有詔,將軍進軍速度,每日不可超過六十裏,大軍前後首尾距離不可超過三百裏,此乃陛下嚴令,吾不敢不遵,望將軍明察!”

與李廣利不一樣,王莽沒有任何業績壓力。

他的使命與目的,只是為了一個事情——遵守和執行天子的命令,並取得勝利。

至於斬首多少?戰果多大?

有關系嗎?

沒關系!

況且,從情況來看,只要漢軍保持下去,匈奴人就會被一點一滴的逼到死角!

到時候,他們要嘛選擇放棄整個天山北麓,包括輪台、尉黎、龜茲在內的土地,縮進西域腹地,天山以南的廣闊盆地中。

要嘛,在某個地方選擇與漢軍主力決戰!

而這兩個選擇,無論匈奴選哪一個,王莽都樂於看到。

李廣利的提議,雖然看上去不錯。

但,卻可能有意外。

意外這種東西,對王莽來說,哪怕幾率再小,也要避免!

這也是他多年在朝為官,鍛煉出來的心性。

不冒險,不冒進,忠實使命,嚴格執行。

而天子要的也是這個。

李廣利聞言,臉色不免陰沉下來,對王莽油鹽不進的態度,感覺有些厭煩。

但,沒辦法,王莽不是一般可以拿捏的人。

他是天子欽使,而且是故執金吾,是無法命令和以地位壓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