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天山(1)(第2/3頁)

在漢室,沒有人敢不從天子之詔,更無人敢違抗天子使者的威嚴。

於是,大軍只能一點點向前蹭。

而且,除了一支數百人的斥候外,所有部隊活動範圍,都被限定在三百裏範圍內。

大軍宛如棋子,一步一動,連輜重在內十余萬人,緊緊的抱成一團。

於是,鬼神辟易,匈奴人望風而走。

斥候報告,匈奴現在不止放棄了輪台,甚至連尉黎也可能放棄。

這就讓李廣利急的都要出心臟病了。

因為,尉黎乃是匈奴在西域的重鎮,地位僅次於龜茲、焉奢,更是匈奴日逐王老巢所在的焉奢的屏障。

若匈奴連尉黎也放棄,幾乎等於宣告,他們打算在冬天來臨之前,撤出整個天山北麓,只在幾個關鍵戰略要地防禦。

一旦匈奴人這麽做了,李廣利知道,他這一趟苦心籌謀的遠征,便可能沒有任何戰果了。

輪台失陷的全部罪責,都將由他本人來承擔!

令居那邊的事情,也會被拉清單。

到時候,他腦袋上恐怕會按上無數罪名。

是死是活,就得看天子的心情與別人肯不肯放他一馬了?

李廣利很討厭這種命運不能自主的情況!

從他的兩個大兄,因罪被誅後,他就知道,必須掌握自己的命運,決不能被他人隨意操縱與安排,否則,下場之慘難以想象!

自己死了不要緊,全家都得跟著倒黴!

甚至連祖宗都被連累,在九泉之下不得安生!

“將軍!”李廣利的心腹李哆策馬而來,翻身下馬,拜道:“北地郡急報!”

李廣利伸手接過李哆送來的竹簡,拆開封泥,拿出其中的紙條,看了一眼,臉色立刻驟然大變!

紙條上只有一句話——長水校尉、飛狐軍奉命抵達北地。

話雖然簡短,但透露出來的信息卻龐大無比!

長水校尉、飛狐軍,現在誰都知道,乃是鷹揚系的人馬!

至少在目前,這兩支部隊的指揮權,是直屬還未成形的鷹楊將軍府的。

未來,他們很可能會隨那位鷹楊將軍,獨立建軍,成為其麾下的精銳。

就像李廣利手下的那幾支精銳騎兵一般,皆是從原來的北軍精銳的基礎上組建而成。

換而言之,這兩支部隊,在現在這個微妙敏感的時間點,忽然出現在北地郡,等於告訴李廣利,天子的態度已經有些急不可耐了。

仔細想想,那位陛下也素來是這樣的人。

他的性子急,有時候急於求成!

當年,李陵兵團兵敗浚稽山,就有他不斷催促、施壓的緣故。

錯非如此,李陵兵團可能不會出塞,更不可能在沒有戰馬的情況下,就孤軍深入,在缺乏向導與情報支持的基礎下,一頭撞進了匈奴的主力重兵包圍圈內。

“陛下,真是……”李廣利沉吟良久,終於嘆道:“用心良苦,明見萬裏啊!”

他將那張紙條直接卷起來,揉碎了,然後丟在風中。

現在,他已陷入了囚徒困境。

前面,匈奴的主力,有撤退的跡象。

後面,競爭對手虎視眈眈,身邊更有著天子欽使的監督。

王莽這些天來,雖然從未幹涉他的指揮,甚至連話都很少說。

但,李廣利知道,他若是敢讓大軍加速,脫離天子部署,這位欽使就可能以天子詔解除他的兵權,或者將他軟禁起來。

雖然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不可能。

就算沒有,王莽回京,打個小報告,他在天子那邊的印象分恐怕就要跌落到谷底了!

所以,李廣利只能強忍著內心的愁苦,甚至不敢表露半點心思,以免落到王莽耳中,傳到天子耳裏,變成‘怨懟小人’,恃寵而驕的‘外戚’。

這兩個標簽,在漢室都等於:找死!

強行壓抑住內心的狂躁之情,李廣利沉聲對李哆吩咐道:“去請王都護來,吾欲與都護商討軍情!”

“諾!”李哆恭身退下。

半個時辰後,王莽就帶著常惠等人,風塵仆仆來到了李廣利面前。

“貳師將軍安好!”王莽恭身行禮:“未知將軍有何事喚我?”

“都護請上前來……”李廣利笑著邀請道。

王莽走上前去,來到李廣利身周。李廣利則轉身看向遠方的南河對岸,極有感情的道:“吾在太初中率軍遠征大宛,過此南河,當時大軍逶迤,匈奴震怖,而輪台等反漢賤種氣焰囂張,多有截我輜重,殺我使者之事!”

“於是,吾回師之時,斷然命大軍渡過南河,滅輪台,破龜茲、尉黎,震懾西域!”

那是李廣利人生的高光時刻!

兩伐大宛,過程雖然曲折,但結果是光明的,漢軍隔著一萬多裏,將一個帶甲數萬的大國按在地上摩擦,逼其殺王出降,出質王子,以漢天子為宗主,按時朝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