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6章 珠算(1)(第2/2頁)

而此時的社會環境和輿論,也都特別重視數學。

儒家的六藝之中,就有著數學的存在。

國家官吏體系之中,就有著專門的計吏。漢家丞相,甚至一度號為計相!

已故的那些名臣,譬如張湯、兒寬,皆是數學方面的大能。

兒寬甚至參與過《太初歷》的編纂工作。

這可是需要極為高深的數學造詣,不客氣的說,哪怕是後世的大學生,也未必能參與到《太初歷》的編纂工作中。

自然,選擇什麽樣的數學經典作為切入點,就很重要了。

太學送來的經書之中,就有著當代不朽的數學巨著《九章算術》。

張越也已經看過了,還通過瑾瑜木,將之牢牢固化在記憶裏,閉著眼睛都能倒背如流。

因此,他也差不多能摸清楚,如今漢室的數學水平。

應該是在後世的小學六年級左右。

九章算術已經涉及了多元方程解的知識和應用了。

但古老的《九章算術》所用的方程解,非常復雜。

復雜到一般人很難看懂和理解,更別提運用了。

只有那些浸淫數學日久的精英,才能熟練運用。

至於一般的寒門士子?

張越已經看到了,他們在這部數學經典面前的窘迫和寒酸——大部分人甚至都看不懂,九章算術上的那些方程解。

沒辦法,這個時代,沒有阿拉伯數字,也沒有什麽公式。

古老的中國數學先賢們,只好用自己的智慧去描述數學問題。而他們太聰明了,所以,用的方程解就變得無比復雜。

復雜到哪怕是張越,也頗感生澀。

要解決這個問題,破解數學被精英壟斷的現實。

張越知道,現在的他,還力有未逮。

名聲不夠,力量不足。

哪怕拿出了阿拉伯數字和後世的數學公式出來,恐怕也沒有幾個人願意使用。

所以呢,他要先刷一下在數學方面的聲望。

最好,成為天下公認的數學大家。

成了學霸,才好利用學霸的名頭,來做事情。

輕輕敲了敲案幾,張越的腦海之中閃過一道靈光,他已經知道,應該選什麽做突破了。

一個簡單易學,不需要太多天分,便可以讓普通人也能掌握復雜而深奧的數學的方法。

讓寒門士子也能談笑數學,快速計算。

這個方法就是珠算。

古代中國最偉大的數學工具。

計算機出現前,人類最好最方便的計算器。

只是,在張越穿越時,珠算已經差不多被社會所淘汰了。

電腦的普及以及網絡的發展,使得哪怕是專業的會計,也不再需要算盤。

珠算口訣,早已經退出了教育的舞台。

消失在課本之上,遠離了人們。

好在,作為八零後,張越小學的時候,曾經被老師們逼著背誦和記憶珠算口訣。

雖然,現在基本都忘記了。

但,可以回溯。

有著空間在,他可以將這些遺忘的記憶重新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