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蔥燒海參(第3/4頁)

可這個不膩是怎麽做到的?很多廚師對此的理解都有偏差,有的認為是少放油就好,有些則舍棄濃湯不用,改用極薄的清湯,更有甚者,居然想出了多加澱粉少放肉的方法來。

結果丸子是不膩了,可也沒了這道南煎丸子應有的厚香。

眼前的這道南煎丸子巧妙就巧妙在是先將肉餡迅速在熱油中過了一下,而後才將半過了油的肉餡團以面粉、澱粉、雞蛋,在鍋中煎成,先不說這種做法已經打破了常規,最後煎制的火功也是可圈可點,可見廚者天賦絕佳。

“先生,這道南煎丸子是周主廚的學生周愛國做的,他還曾經是香江美食大賽的參賽選手呢,不過當時代表的是非洲。”

“呵呵,這個周愛國我聽過,算是周棟門下最有天賦的學生,怎麽,袁先生是動了愛才之心嗎?”

董其深笑道:“如果你有意,我倒是可以幫你說說。

現在周愛國暫居蘇省,也算是我們蘇省的一位年輕廚師,如果他有機會去京都‘遊學’,我們蘇省烹飪協會也是會大力支持的。”

他說的是‘遊學’,這也是勤行傳統之一,舊時也有廚師遊學天下的說法,據說清代的著名禦廚張東官就曾經訪遍天下名師,最後才能將南北菜品融於一爐,並且創出了大名鼎鼎的滿漢全席。

勤行素來都有教會學生餓死師傅的說法,收內弟子的時候都是萬分謹慎、根本不會輕易將廚藝傳人,為何又有了這種‘遊學’的說法?

這是因為遊學訪名師的人首先要有天賦潛力,日後是必然能成大器的,而且在遊學途中一旦得人傳授,從此就算是有了‘半師之恩’,說白了就是天才誰不喜歡?誰又不想成為天才的半個師傅?因此這遊學才能夠成立。就好比周棟現在如果宣布要出去遊學,恐怕想教他的老宗師們都能先打出活人腦漿來。

袁子丹笑道:“如果周主廚不反對,我正有此意,另外犬子也早就傾慕周主廚的廚藝,想著要向他學習呢。”

董其深大笑:“好啊,隨園後人來我們蘇省學習,我們也是歡迎的!”

幾個人說說笑笑,卻是沒人再動筷子了,哪怕周愛國的這道南煎丸子被他們贊許有加,也就是最多動了兩下筷子,看這意思是都留著肚子吃周棟的蔥燒海參呢。

“真是一幫刁嘴的家夥……”

龍大神才不管他們吃不吃,反正自己是吃得停不下筷子。好家夥,這一桌要十八萬呢!再說這些菜的味道也不錯啊,怎麽就不肯吃了?一盤子蔥燒海參才有多少份量,靠那東西能吃飽?

……

‘恭喜宿主,您的學生周愛國得到勤行宗師級人物贊賞,宿主因此獲得贊賞值兩千,同時獲得通用類升級技能點一千,觸發隨機幕後任務:讓你的學生周愛國去京都遊學,半年內學會三道以上的隨園菜或者在此期間獲取特二級廚師資格,宿主將得到《遺失的菜譜》一份……’

正在後廚內準備著手做蔥燒海參的周棟先是一愣,然後便轉身笑眯眯地看著正站在一旁用心學習的周愛國。

周愛國被他看得有些發毛:“老師,我……我做錯什麽了嗎?”

“哦,那倒是沒有……嗯,認真看著我的操作,你是個好苗子,日後前程遠大啊!”

“哦。”

“老師又誇這小子了!”胖子他們偷眼望著周愛國,心裏說不出的羨慕,想不明白老師為什麽就只是誇獎周愛國一個人,我們都在認真學習,也沒比他表現的差啊?

蔥燒海參,自然不是炒,可也不需要像做別的燒菜那樣燉煮很久,關鍵就在兩點,第一是高湯,第二是要弄出上等的糊蔥油。

湯是兩天前就吊好了的,從選雞、殺雞到入料熬煮,都是周棟親力親為,就連看火都是親自看到一半,才肯放心交給胖子和周愛國,說起這件事蘇氏兄弟就很郁悶,他們兩個跟隨老師這麽久了,現在還是四個學生中專門負責打雜的,總感覺在胖子和周愛國面前很沒有地位。

這道菜說到底還是一個蔥字,哪裏的蔥最好?自然是魯省章丘市的蔥天下第一!要做出正宗的蔥燒海參光有頂級的遼參可不行,一半的滋味可都在這蔥上呢。

周棟自然也向采買提出了,他的私房廳因為‘規模小’每天只開一桌,現在是八個菜系的後廚輪流負責他的采買,今天上的是魯菜,所以就是魯廚的人負責,按說是不該搞錯章丘蔥的,可蔥一入手,立即就知道不對。

這倒不是魯廚的采買偷奸耍滑或者吃了回扣,而是現在很多章丘產的大蔥也不是正宗了,擁有了地材元圖後,周棟手一搭就知道不對。

“本來魯廚購買的這些大蔥也不是不能用,而且也已經是楚都菜市場上能夠找到的上品了,可是我明明有更好的食材,如果不用簡直對不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