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沒大沒小(第2/3頁)

如果是10年前的NBA,最後5分鐘5分的差距,防守強隊之間對話還真的挺難追的。

可是這是2014-2015賽季,NBA已經不一樣了。

波波維奇叫了一個暫停,換下了迪奧,采用了鄧肯、吉諾比利、帕克、格林加萊昂納德的一大四小的陣容。

暫停回來第一球,吉諾比利就在外線借助鄧肯的一個掩護,三分出手命中!

吉諾比利一整場都沒有太好的發揮,可關鍵時刻還是能夠進球。

緊跟著鄧肯、萊昂納德開始包夾李良。

李良傳球給到JR·史密斯,史密斯一個空位的三分出手不中。

馬刺拿到後場籃板,帕克過半場找到底角的萊昂納德。

萊昂納德一個投籃假動作避開了JR·史密斯的封蓋,然後調整了一下步伐、身姿,同樣一個底角三分……球進了!

反超!

短短的兩個回合攻防,步行者一次空位三分沒有把握住,馬刺就把比分給反超了。

時間僅僅過了一分鐘而已,局面就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伯德立刻叫了暫停。

本來不想用小個陣容的,看樣子不用不行。

李良知道伯德又要讓自己打中鋒了,他提出了一個建議,道:“拉裏,能不能讓丹尼上場?讓他試試?”

李良想讓格蘭傑和自己一起上場打一會兒。

雖然藥吃下去的時間還不長,但應該有點效果了吧。

伯德猶豫思考了一下,覺得是可以嘗試一下。

原本步行者排出的小個陣容,是讓李良打中鋒,前鋒的位置給斯科拉,後場是史蒂芬森、JR·史密斯和斯隆。

但斯科拉這個點,防守是個不小的問題,而進攻端也不夠靈活多變。

伯德的想法是以後大衛·韋斯特回來要替換斯科拉的。

實際上,韋斯特在進攻方式、進攻範圍上,基本和斯科拉一樣,只是進攻威脅更大,身體更強壯,防守更好一點而已。

格蘭傑就不同,在風格上完全是另外一種球員——當然前提是他狀態能恢復到過去至少六七成才行。

伯德不認為格蘭傑能恢復到這種狀態,否則去年不會交易他。

但既然李老大發話了,當然要讓格蘭傑上去試一試了,證明一下他伯德的眼光其實是沒有錯的。

不是我冷酷無情,而是這個世界就是這個亞子,適者生存。

於是格蘭傑在前面都沒有出場的情況下披掛上陣,步行者組成了一個李良、格蘭傑、芬森、史密斯加斯隆的組合。

馬刺是一大四小,步行者算是沒大五(無)小陣容,也稱沒大沒小。

這對步行者的防守是一大考驗。

而李良頂住了考驗。

登場後第一球,李良就選擇高位持球後,面對面強沖萊昂納德!

說實話,萊昂納德的防守水平,全聯盟包括詹姆斯、杜蘭特都很難一對一就能強沖下來。

可李良可以的,靠的什麽?

氣勢!

這種心理上的優勢,對一對一的高水平攻防對決是很關鍵的。

結果就是李良強殺籃下,然後造成了萊昂納德的犯規,上罰球線。

萊昂納德朝裁判攤了攤手,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犯規了。

別說你不知道,李良也不知道,反正就是犯規了。

兩罰全中,步行者重新奪取了場上的優勢。

到了防守端,鄧肯再度嘗試一對一單打李良。

結果李良發動技能【死亡纏繞】,直接從鄧肯手中把球斷下。

斷球成功後,步行者發動了三線快攻,球快速過手,最後傳到了丹尼·格蘭傑的手中。

格蘭傑接球,速攻籃下,躲開萊昂納德的封蓋,單手扣籃得手!

主場球迷一片靜默,而步行者的替補席卻炸開了鍋。

邁克·布朗都從凳子上站起來,高舉雙手為格蘭傑歡呼。

漂亮的快攻,漂亮的閃躲,漂亮的扣籃。

格蘭傑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相當好,近兩年來的最好。

雖然回不到巔峰,可總比步履蹣跚要好多了。

伯德都有些驚訝,格蘭傑都能這樣扣籃了?

奇怪,明明應該做不到了啊。

這一進球極大的提振了步行者的士氣。

隨後,吉諾比利突破籃下遭到李良的幹擾,上籃不中。

格蘭傑上搶抓到了後場籃板,再交球給李良,控制節奏打陣地進攻。

這就是格蘭傑和芬森的區別。

這要換成芬森,這麽好的形勢,拿到後場籃板就莽起來了!

李良親自控球過半場,依舊在弧頂位一對一面對萊昂納德。

兩年前,弧頂的李良只能接球過渡、策應一下,兩年過去,他已經能持球組織。

他壓住了時間,看著進攻時間來到最後5秒鐘,一個加速運球後,臉上一抹詭異的笑容,緊跟著一個急停跳投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