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低位防守老師(第2/3頁)

“膝蓋微微彎曲,不要站直,也不要彎的太過分,不要像科比那樣彎腰撅屁股拉球褲露腿,沒有用。”

嗯?這和科比又有什麽關系?呆呆你也要黑我們老大?

哎,無所謂了。

接著,鄧肯又道:“方位,一般我建議,四分之三對位,在靠近底線的地方,漏四分之一給對手。不要和對手背對背完全契合,這樣可以謹防對方的內轉身、面筐攻擊。如果他底線轉身的話,外轉身就出手封蓋幹擾,內轉身走底線,把他往底線壓就行。當然,這招對奧拉朱旺的效果不好,對奧尼爾馬馬虎虎。”

李良聽了想,老子又不去防奧拉朱旺和奧尼爾,我要對付你。

指導完以後,鄧肯和李良互相換位,讓李良來試試。

糾正了幾次,鄧肯背身打了李良一個,還是比較輕松。

“慢慢來,不可能一撮而就的,你還應該加強其他方面,蓋帽、核心力量,臂展……”

“誒等等?臂展?我還能加強臂展,胳膊能拉長的嗎?”

“呃……應該不能,我只是開個玩笑。”鄧肯正經道。

李良尷尬地笑了笑,呵呵,真好笑。

一個小時的時間過得很快,李良感覺受益匪淺。

在湖人,沒人會教你這種東西。

霍華德那種防守方式,是以他的身體素質為基礎,李良學不來。

加索爾其實也一樣,靠的是超長的臂展,往天上一舉啥都不幹,對對手就是一種幹擾。

但李良再一想,鄧肯說自己防自己不好防,但NBA也有其他防鄧肯防的不錯的球員啊!

李良立馬想到兩個人,一個是拉希德·華萊士,一個是卡爾·馬龍。

拉希德·華萊士和加索爾有點像,也是身高臂長,手往天上一舉就是屏障。

李良達不到他們那種身體天賦。

相較而言,馬龍在身高、臂展上和李良更接近。

就是那身肌肉……不過肌肉可以練嘛。

反正距離下一場打快船還有三天時間,李良又花了2000多點,把1997-1998賽季的卡爾·馬龍給召喚出來了。

馬龍在季後賽和鄧肯交手兩次。

一次就是1997-1998賽季,半決賽猶他爵士4:1帶走馬刺。

一次是2004年,還是半決賽,馬龍在湖人,4:2逆轉馬刺晉級。

兩次馬龍所在的球隊都擊敗了鄧肯所在的馬刺。

雖然這不能成為馬龍能成功防守鄧肯的證明,因為兩人並不總是對位,尤其是1998年。

但起碼說明,馬龍對如何防鄧肯是很有心得的。

卡爾·馬龍從系統裏一出來,穿著猶他爵士的大雪山球衣,胳膊粗得像舉著大鉗子的螃蟹。

“你有什麽問題,小子,來單挑嗎?”卡爾·馬龍問道。

“不著急,呃……我是想請教一下,怎麽防守蒂姆·鄧肯。”

“防守鄧肯?踢他!”馬龍惡狠狠地說道。

“呃……有沒有更好一點的方法?”

“肘他!給他腦門來一下,一切都解決了。”馬龍又亮了亮他的鐵肘。

馬龍對馬刺那真是毫不留情,鄧肯挨過踢,羅賓遜挨過肘。

那一肘,也虧是羅賓遜天賦異稟,是個強人。

換成普通人,估計一命嗚呼,或者植物人了。

李良雖然想完成任務,可不想用這種方式。

在任務中傷害對手,是會被直接判失敗的。

馬龍笑了笑,“我開玩笑的,你想學防守,沒問題。不過你得先把你得胳膊練粗了。讓我捏捏,哦,有點肌肉,但還不夠。強壯是最好的防守武器,如果你在力量上勝過對手,那他的技術,十之八九都要打折扣。當然,我也可以教給你一些技巧。”

馬龍最出名的是他鐵人一般的身體和強大的得分能力。

而他的防守一樣非常出色,從1997賽季到1999賽季,連續三個賽季都是最佳防守陣容的成員。

他的一對一防守是聯盟一流的,不論是正面頂,還是玩陰的。

李良小心翼翼的跟著卡爾·馬龍練了一個小時。

生怕一個不注意,被馬龍一肘子放翻在地。

雖然是系統,第二天醒來也會頭疼的。

馬龍的防守綜合來說就是一個字,硬!

但硬歸硬,卻並不總是硬來,反而給了一些很實用的技巧。

而且有一點馬龍也提到了,一定要防鄧肯的內轉身。

“不要給他直接沖入籃下,或者直面籃筐的機會。他胳膊太長,手感又很好,你以為防住了,給個空档他能把球甩進去。不過你需要隊友的幫助……其實我開始的建議最好了,給他一腳,再來一肘,讓他不敢攻你。如果能讓他下場躺著,就最好不過了!”

馬龍還是沒有放棄自己的“暴力”防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