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名場面(第2/3頁)

真正混跡於球場的球員,看球不會只看數據,他們會看到更多細節。

科比尤其如此,這個強迫症是一個真正的細節狂。

很多年輕球員,進攻時突破、投籃、傳球都是一把好手。

但像掩護、擋人、跑位這些數據提現不出來的地方,很有可能一塌糊塗。

這樣的球員,在場上總是有不錯的數據。

可他上場時間越長,球隊的表現反而不好。

而有一部分球員,數據上不顯山不露水,可他在場上,球隊就是打得很順暢。

在科比看來,李良有成為這種球員的潛質。

當然,只是會擋人,做些臟活累活,是遠遠不夠的。

如果僅僅這樣就能立足NBA,那能打NBA的人就太多了。

李良還有他的一技之長:防守。

沃爾隊後場發球,沃爾拿球推進,他的速度非常快。

沃爾一向以沖擊力強著稱。

今年才22歲的他,身體素質正處在巔峰。

他拿球後就開始加速,防守他的奈特始終落後了一個身位,跟不上啊!

這時,李良在弧頂附近出現,和奈特一起合圍沃爾!

李良的協防給沃爾刹了一下車。

他本來想直接沖進內線快打一個,結果沒能得逞。

等沃爾速度一降下來,李良立刻回到自己對位的瓊斯身前。

一個不起眼的協防,阻礙了對手的一次快速反擊機會,同時也保護了內線的戴維斯。

這是一個優秀的3D球員應該做到的。

作為內線、和外線兩道屏障之間的緩沖地帶。

幫助外線的小個子球員查漏補缺,同時保護內線的大個子,不要暴露在對方外線的火力下。

停下來打陣地戰,考辛斯和沃爾是很有默契的。

兩人在高位一個擋拆後,沃爾殺入內線直接高拋。

考辛斯空中接力得手,這球沒有辦法,兩個人威脅都太大了。

安東尼·戴維斯還做不到這種情況下一防二。

當然,奈特跟不上沃爾的腳步,才是根本原因。

李良走到底線快速發球,這次持球過半場的變成了馬奎斯·蒂格。

蒂格和戴維斯之間的默契顯然更好。

戴維斯到高位給蒂格做掩護,底角的邁基吉溜底線向另一側轉移,帶走防守。

蒂格殺入內線,但他陷入了蘭姆和考辛斯的合圍。

蒂格沒能把球調給戴維斯,只能回傳給了跟上的李良。

李良拿球沒有停頓,傳給了跑到另一側的邁基吉。

邁基吉在左側底角,和達柳斯·米勒進入了一對一的對決。

在肯塔基大學的時候,米勒是邁基吉的替補。

兩人身高體型相仿,打法特點卻截然不同。

邁基吉是典型的防守型前鋒,防守強悍,球商很高,但進攻瘸腿。

尤其是他的投籃,那簡直是慘不忍睹,投籃姿勢別扭到無以復加。

在高中,他可以依靠身體天賦,和凱利·歐文一起大殺四方。

到大學,他就只能成為守強攻弱的防守型三號位。

以他的天賦和實力來說,作為榜眼秀實在是有些擡高他。

不過誰讓選擇他的人是邁克爾·喬丹呢?

而達柳斯·米勒則相反,守弱攻強,投射相當好。

他防守、沖擊力、籃板、傳球等各方面都不行。

所以,兩人在肯塔基大學是很好的互補關系。

而當他們要一對一單打的時候,那場面真的是有點難看。

邁基吉沒有什麽花哨的進攻技術,持球就是強沖。

米勒防守不好,明顯準備不足,竟被邁基吉從右路沖進去了。

籃下考辛斯補防上來,邁基吉上籃不中,三秒區裏搶成一片。

安東尼·戴維斯本來已經拿到了前場籃板,但被考辛斯一巴掌給扇了出去。

球直接飛到了三分線外,李良正好站在那裏。

他撿起飛過來的球,面前三米沒有人,瓊斯跑到裏面搶籃板去了。

李良稍作調整,張手就投!

空位三分,球飛出一道很漂亮的弧線,然後空心入網!

幹脆利索,沒有一絲的拖泥帶水。

李良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借助系統的力量,在【個人訓練中心】裏狂練三分。

加上系統的任務加分,他的空位三分能力值已經到了77點。

相當高的一個分數,在加上那一點點手感加成,穩的不行。

而場邊,傑裏巴斯看到這個進球,莫名的有些激動。

他想說什麽又一下說不出來,咳嗽了起來。

傑斯·巴斯忙問父親是不是不舒服,老巴斯搖搖手,咳了好幾下道:“不是,不是,我想起,想起02年,羅伯特·霍利。”

原來李良的這一次三分,讓巴斯看到了2002年西部決賽關鍵一場,羅伯特霍利在三分線外撿到迪瓦茨撥出來的皮球,三分射中絕殺國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