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

聊完了跟股份估值相關的切身利益問題後,馬風這人還是比較性情的,對於朋友之間的生意觀點之爭,基本上是有啥說啥。

看法不同,並沒有什麽大不了,可以求同存異嘛。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他對顧鯤如今瞄準奢侈業的做法,多少有些敬而遠之,還有一些真心為朋友惋惜的意思。

要是這些錢都往互聯網風投界砸,早就能做國內互聯網界的幕後總教父了。

顧鯤當然不想說他覺得未來有泡沫,會破裂。不過多了二十年對互聯網利弊的粗淺認知,已經足夠他隨口說出幾個嚴重問題,來為自己的持幣觀望態度辯解。

顧鯤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老馬,你不覺得,現在互聯網圈子有點太亂了麽。巴菲特說過,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雖然很多人嘲諷巴菲特在互聯網熱潮中看走了眼,錯過了機會,但我認為這兩句格言背後的道理是不會錯的,任何時候都可以適用。

所以,我投互聯網公司,要麽是有其他要人的招牌背書,比如投李二公子的盈科數碼。要麽就是商業模式本身就已經跑通,比如投你。除了這兩類情況以外,我今年明年估計是不太會出手了,在熱度降下來之前,我不投其他沒有營收收入的公司。”

“我記得您96年的時候就開始投了吧?當時您可不是這麽想的,那時候互聯網還沒現在那麽熱呢。”馬風不由用顧鯤自己的歷史記錄來反駁提醒顧鯤。

顧鯤:“此一時彼一時,那時候互聯網概念這個圈子的總金額還比較小,我覺得我能解釋他們要取代誰,被他們肢解的目標行業也撐得起那麽大盤面。但現在的互聯網界已經太狂妄了,他們幾乎以為自己能取代一切。”

馬風想了想,確認道:“您始終覺得,互聯網產業的想象空間,僅限於取代通訊、傳媒和廣告營銷這些行業?所以,您覺得當互聯網行業裏所有公司的估值,已經超過了全世界所有傳統通訊傳媒廣告企業之和時,這就是絕對的泡沫?

這是很經典的行業替代論思維了,總覺得低成本替代方案的行業總營收要低於舊時代高成本方案的行業總營收。

可您想過沒有,任何新事物取代舊事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之後,最終的使用規模是會遠超舊業態的。就好比你不能因為汽車的單位運力成本更低、就說汽車行業總營收比馬車行業更低,因為有了汽車之後坐車的人也會更多,最終總規模肯定會超過當年馬車行業時代。

同理新一代的通訊工具出現後,就算每個人的通訊成本下降一個數量級,但總通訊需求量至少提升兩個數量級。打電話幾塊錢一分鐘的時候,人們才打多少電話?現在有了吳老板的小靈通,打電話的人數和單位個體時長漲了那麽多倍,情侶之間沒事兒都能聊半個小時。從這個角度來說,新技術的想象空間是很大的。”

每一次技術升級帶來的成本下降,會在古人看不到的領域誘發新的海量需求。

馬風的觀點,顯然是建立在這樣的認知水平上的,而且不得不說,這個認知水平大多數時候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已經被幾代工業歌命的歷史所驗證了。

讀史可以知興替嘛。

可惜,顧鯤本來就沒打算跟他辯論,也沒想從這個角度正面接招。

顧鯤一針見血地指出:“不不不,我不同意你說的‘互聯網對傳統媒體的優勢都來源於技術導致的成本下降’。所以你用科技歌命的公式來套,前提就不是完全成立,要打個折扣。

互聯網比電視媒體便捷了很多麽?結果來看是的,你可以隨時隨地調用,還可以主動搜索,在使用的時間和空間上都更自由了。

可是這種自由,科技帶來的只是一小部分,更大部分來源於侵權的便利和擺脫各國法律監管的便利。換句話說,互聯網傳媒做的很多事情,放到傳統媒體那都是犯法侵權的,只是目前的網絡無國界,做盜版做各種所謂資源分享的可以設在外國,所以誰都管不了。

這不是科技紅利,而是犯法紅利。對於犯法紅利,我是不會太高看的,至少要認識到,犯法紅利是有一個上限的,那就是它侵害的正常法益的上限。

然而,根據我目前的觀察,圈內大多數互聯網投資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狂熱所推高的估值,已經超過了所有目前無法可依的被侵權合法利益的總和了,這太危險。

很多人把互聯網認為是免費的,邊際成本是零的,所以想象空間無限大,但其實他並不是免費的,而是一種目前還不夠充分估值的非法交易。

打個比方,我今天在一個個人網站上,看站長上傳的盜板小說,你能說這是免費的麽?不是的呀,其實是用戶用出賣自己的COOKIE蹤跡等等諸多方式,賣掉了自己的隱私權、被統計行為規律權、不看廣告權或者說不被打擾權等等權益,換來了白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