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假裝不經意

從薩武洋那兒得知,交大設計院的勘測船居然這麽賣力。

連雇主都還沒親自交代任務,就先自主開工了。

顧鯤內心不由暗忖:這次帶船來的專家,不會是個不諳人情世故的技術宅吧?

對於正常雇主來說,請到個負責較真的技術宅,當然是好事兒。

因為那樣雇主可以省掉很多勾心鬥角、防止幹活的人低效偷懶偷奸耍滑的心思。

不過對顧鯤而言,這就有利有弊了。

因為他是一個掛逼啊,如果遇到技術上太較真的人,發現他的進度過於神速,非要較真驗證,那就有點小麻煩。

擔心無用,反正謎底很快就揭曉了。

當天傍晚,顧鯤就看到那條交大設計院的海洋勘測船,停靠回了蘭方港。

那是一條自重六千噸左右的遠洋勘測船,長度110米,滿載後總重能接近萬噸。在目前最大停泊上限也只有萬噸的蘭方港來說,這條船的出現,足以引起所有人的矚目。

船名並不起眼,只是取了個代號——船舷上刷的是“交海勘003”。

顧鯤當初付錢租船的時候,還聽交大方面的人說起過這船的來歷——

這船其實不是華夏國自己的船廠造的,而是1993年10月份,跟其他一批特種科考船一起,從黑克蘭國、塞瓦斯托波爾市的某船廠買的。

冷戰時期,露西亞人的海洋勘測技術遠比華夏牛逼得多,所以USSR解體後兩三年內,國內的海軍與海事部門,從黑克蘭買了不少東西。

畢竟,只有露西亞繼承了USSR必須與西方陣營死扛到底的屬性,必須嚴防死守自己的軍事技術底線。而其他從USSR解體出來的小國,就沒有這些歷史包袱了,他們可以放手隨便亂賣USSR時代的遺產,並且嘗試緩和與西方的關系。

就像尼古拉斯凱奇在《戰爭之王》裏演的那個尤裏奧洛夫,作為國際軍火商,在USSR解體後,第一時間就是想到去黑克蘭倒騰東西,而不是去難度更高的露西亞。

華夏國在這方面已經算很厚道的了,主要也是國家沒太多錢,買不起貴的,所以93年10月份那波,都是真心買的科學考察船一類的貨色。

比如,在國內知名度極高的南極考察船“雪龍號”,也是這波采購的成果之一。跟顧鯤目前租的這條船跟“雪龍號”還屬於“同期生”呢。

(注:“雪龍號”就是93年從黑克蘭買的,按照華夏方面要求做了裝備上的改裝。2010年代國內自己建造的是“雪龍2號”,不要搞混。)

這船買來的時候,因為是帶全套偵測設備的,所以價格也比較貴,才六千多噸的船,就要賣三百多萬美金——

要知道按照歷史原本的軌跡,明年那條三萬噸的“明斯克號”退役航母,按照廢船賣給南棒大宇集團下屬的造船公司時,也才賣這個價!

93~95年,本來就該是黑克蘭裝備賤賣的高峰期。

售價300多萬美金的船,折合人民幣要2500到3000萬。交大設計院按照三個月租期100萬的價格,問顧鯤收取租金,已經算打折後的良心價了。

……

船在碼頭靠穩,顧鯤第一時間帶著高健雄,登上船去。

在船長室,他見到了這條船的技術負責人,一個有點地中海禿發的中年人。

“你好,我叫杜國偉,是這次勘測的技術負責人。顧先生有什麽需求和規劃,盡管和我們提。”

“幸會,杜先生也是交大的?是的話,那算是我學長或者老師了。”顧鯤上下打量了對方,確認對方不太像是那種混學閥跑關系的。

杜國偉靦腆一笑:“不敢,我現在也只是在讀博士生。”

顧鯤微微有些驚訝:“你今年……”

“32歲,我看上去顯老。”杜國偉有些不好意思。

“一直讀書讀到32歲?”

這得是拖延畢業了多少年的老大難。

“碩士畢業之後,就去院裏工作過三年了,不過是助研職稱。後來領導勸我再去深造一下,說讀完之後就能升副研職稱,我就去了,不過,成果總是不足以畢業,今年已經是讀博的第四年了。”

25歲就碩士畢業進設計院、工作到28歲讀博,結果32還沒畢業,看來水還挺深的。

從聊天中,顧鯤也意識到一個問題:90年代,“職稱”對於國內的體制內的科研人員,是一個極大的壓制。

當時民間投資的靈活研發機構還很少。

你有本事沒年限,或者論資排輩名額卡死在那兒,職稱升不上去,就做不了更多的事情,這種例子都是比比皆是的。

或許,後續挖人就可以從職稱方面不得志的人優先下手。

當然了,顧鯤也不是說職稱完全不重要,畢竟那也是對人履歷和能力的一個衡量標準。但他既然要挖價值窪地,要找容易勸誘到的,肯定要有所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