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不慌,我們早有準備(第2/3頁)

可以看出阿裏已經是很努力了,實現兩款國民級APP的打通並不容易。經過這麽一通操作,花芝和過去一比已經煥然一新,過去式完全官方式的系統,提供給商家之後千人一面,只適合臀部以下的店鋪,不那麽講究。現在是連門面都可以定制,每一個支付寶小程序看起來都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底層都是花芝,用大框架和大流量來獲得B端用戶的青睞。

這種更新換代,是對賽道上所有玩家的示威。當然,對小康來說就不止是示威了,而是在填埋城市寶藏構築的護城河,向小康的B端進行擠壓。就算小康運營區域內擠壓不動,運營區外小康到現在都沒能觸及到的地方,還不是予取予求?

阿裏一動,黃團就不得不動,繼續裝死是沒前途的,黃團幾乎同時拿出一款主打購物社交的子頻道。

黃團是真的懂社交,國內真懂社交的公司肯定是不多,但黃團老王曾經可是創建過校內網的強者。在那個年代白手起家創建一款社交,資金只有100萬,然後做到100萬活躍用戶,哪怕是取巧走了校園路線也並不簡單,甚至可以說是不大不小的奇跡了。

可惜就是當年老王手裏沒有一只現金奶牛用來奶自己的社交,所以雖然聲勢做的挺大,但是那個年代融資並不容易,最後只得200萬$賣給陳舟,和陳舟自己燒錢燒出來的5Q校園網合並為人人網。

賣家當的當天,據說老王痛哭失聲,而陳舟,因為他有過chinaran的創業經歷以及賣給搜狸得到的現金,可以意氣風發的暢想自己社交新貴之旅。

這是被楚垣夕記在小本本上的事跡,構思自己商業框架的時候需要引以為戒,標題是寧可在寶馬上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不過如果當年老王拿到融資,可能就在社交的道路上一條道走到黑了,最後被企鵝弄死,黃團是否還會出現都是未知數,後面國朝整個互聯網發展史都有可能重構。

現在黃團開始以購物為錨點推動社交,其實和康康異曲同工,只不過康康解決的是一個個小圈子的需求,而黃團納入框架的是個範式,不對圈子畫定界限。以黃團目前的體量和用戶規模,以及行業調性,正是恰如其分。

楚垣夕反而是對黃團的新動向更有興趣一些,在回來的路上就更新了黃團的版本,然後親自體驗。

他的評語是:“擦了個擦的,黃團動作蠻快的嘛!”

這說的其實是這個社交版本中對騎行的結合。黃團畢竟是收購過小紅車的,沉澱過大量的用戶數據,雖然想梳理成騎行軌跡比較難,但是可提煉的東西仍然比較多。而且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從意識到騎行數據的價值開始,到現在也已經大半年了,不特黃團和阿裏,就算滴滴旗下的小桔想要收集,應該也能收集到某些適用的。

黃團的社交中,雖然並沒有很像小康的感覺,但是那是視覺效果,骨子裏就是騎行+購物,構建類似AI團長的感覺。只不過,也不知道是因為數據挖掘的時間還不夠,還是因為什麽別的考慮,黃團並沒有組建聯盟,購的都是黃團平台上的物,或者本身黃團上架的商家都被認為是自己的聯盟?

總之,楚垣夕看到江湖上出現變化立刻返程,但是比較淡定。相對而言徐欣就不那麽淡定了,還有久不露面的胡世恒,兩人聯袂造訪小康,結果發現似乎沒人當回事。只看基層員工的精神面貌叫做信心十足,就不知道這個信心是從何而來?

“那可是阿裏和黃團啊!”胡世恒憂心忡忡的說。

楚垣夕心裏立刻憋了一句:“而且徐大姐還投資過黃團。”

徐欣的資本觸角遍布國內,早期在黃團藍餓之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不足為奇。不過話說回來,要是當初徐欣投了藍餓,以她的投後水平和能夠提供的支持,也很難講後來的形勢如何。

一度楚垣夕還擔心徐欣從中搭橋促成黃團對小康的收購或者投資,影響到兩個人融洽的關系,不過到底她也沒提這個事情,分寸拿捏的還是可以的。

兩位投資者齊至,這邊當然是小康三巨頭同時出動,劉璐立刻說:“不慌不慌。黃團的社交我們感覺都很一般,按楚垣夕的話說社不少,交不多。阿裏的新產品,我們早就有預案。”

“什麽預案?”

“我們把加盟計劃加一加速,應該能夠撐住。”袁苜信心滿滿的說,“阿裏出招無非就是問我們跟不跟,跟就是了。”

袁苜在小康幹了這麽久,轉過年就兩年了,從來沒有想最近這麽淡定從容有信心過,楚垣夕畫大餅無法使得她從容下來,並且因為深知花錢計劃太猛而始終保持提心吊膽。但是這塊餅逐漸吃到肚子裏,經過消化變成自身的能量,自信從容自然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