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趙傑,您就別出幺蛾子啦!(第3/4頁)

另一個按部就班按出毛病的是趙傑。他不是吃力,他是出幺蛾子。

“什麽什麽?平台可以封閉測試了?我的遊戲呢?我那麽牛逼的遊戲被你弄哪去了?”楚垣夕沖到戈壁網絡怒噴。

他看到郵箱裏有趙傑的報告就覺得不對了,趙傑有事應該是直接過來找自己說事才是正常流程,什麽時候改當郵件帝了?

結果打開一看鼻子差點被氣歪。戈壁網絡的工作計劃他當然是清楚的,應該是先出一款PC版的RPG遊戲,然後基於遊戲的各個功能,在平台上進行實現。都實現出來,是平台產品化的準繩,完成產品化,推向市場,開始運營工作。

也就是先把《無道昏君》RPG遊戲推出去,讓玩家玩,主要從《無道昏君》掛機遊戲的玩家群體開始推起。然後告訴玩家,我這有個平台,可以用來制作這樣的遊戲,你來瞧一眼?

如此,《無道昏君》的遊戲即是遊戲,又是教程,還是平台的推廣工具。用戶根據教學進度把它在平台上復現出來,就相當於學會了平台的基本用法,也就可以上手自己制作RPG遊戲了。至於擴展功能,玩家們用著用著不就會了麽?

這一套連招下來緊湊、有力,一環接一環,充滿楚垣夕式的運營思路。搭配上給力的運營活動,以及掛機遊戲目前仍然龐大的活躍玩家數量,只要平台本身的功能沒毛病,可以說是必成的,比巔峰視效成功的可能性大多了,無非是成功的程度到底有多深。

而且這還事關海外的推廣和打法,承載著巴人全球化的願景。要知道無論《無道昏君》電影,還是掛機遊戲,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推廣這個平台。就連莫妮卡主導的海外自媒體運營,都有一半壓在這個IP上邊。

結果趙傑給來了一個“平台可以封測了,但遊戲還早著呢”,楚垣夕看見郵件當時就驚了!

“我也沒辦法啊!”趙傑一邊舉手做等待槍斃狀,一邊哭訴:“我這也是根據工作推進不斷調整的結果。”

一邊哭訴,他一邊給貴哥使眼色。貴哥就是戈壁網絡的CTO,引擎方面的大拿,結果貴哥看趙傑的眼神都不對,一點接鍋的意思都沒有。

最終趙傑只好招了,出毛病就是因為特效引擎太極。當初他決定跟隨楊健綱的腳步引進太極引擎,想法是挺好的,分享楊健綱那邊的進度和成果,結果就是自己的遊戲表現一直“在打磨”。

翻譯成人話就是特效表現一直沒搞定,按下葫蘆浮起瓢,而其它功能,負責平台產品的工作組已經全都復刻出來了。

這樣,遊戲沒法完成產品化,都2020年了,一個PC版本的RPG遊戲是不可能沒有特效表現的,經費在燃燒才是正確的打開姿勢。

但是平台可以產品化,只需要做個減法把特效部分排除掉就可以了,或者找個別的特效替代方案解決有無問題,今後等引擎工作組把特效做好,進行替換即可。

到UGC用戶使用層面,到底平台用什麽方案實現特效,只影響特效的效果,並不會影響用戶的特效調用流程,也不會增加學習成本。甚至活兒好的,替換之後可以直接打包,用戶的制作表格不變,直接變效果。

於是問題就出現了,平台組現在幹點啥?開公司不是拍腦袋布置工作,為什麽要做計劃做裏程碑表?因為人員不能閑著。這個組忙死,那個組開啟摸魚等待模式肯定不行。把那個組並過來幫工呢?戈壁網絡的現實問題是沒法幫,做平台的哪知道怎麽開發特效引擎?只能等引擎組把太極用溜了移植到平台。

所以趙傑決定平台直接開啟小範圍封測,打亂全部運營思路。

“這裏邊有一鼓作氣再而衰的問題你知道不知道?”楚垣夕在頭疼中繼續噴,頭疼的主要是趙傑的缺陷突然暴露出來了,他一個純研發出來的人,雖然當了一段巴人遊戲的經理,但是沒有培養出運營思路和首先思考運營方案的習慣來。

研發肯定是要在能夠運營的基礎上研發,否則研發出來的東西這麽好那麽好,推不出去,不是全白瞎了麽?運營中最簡單也最重要的一條準則就是萬萬不要考慮“回爐”,第一炮必須得成,就算不大成也要達到實現預期的運營成果,被逼到回爐的產品,成功率肯定暴跌。

現在趙傑來一個“盡力調整,這是最好的結果”,項目肯定扭曲,要麽就是平台難受要麽就是用戶難受,反正距離“回爐”非常之近。

“你這個都已經可以被記為事故了你知道不?你做後端的,出S級事故怎麽辦你清楚吧?”

說話間他看了看趙傑的膝蓋,做《亂世出山》的時候一直威脅趙傑要土下座跪榴蓮,一直也沒出事故,現在看來可以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