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意想不到(第2/3頁)

曹翔心說人家是上市公司,股票可以賣的,咱小康這是估值,咱得成功了才能兌現啊!當然楚垣夕說的也不無道理。

楚垣夕還能不知道他想什麽?立刻進行說服:“老曹,你想吧,你這麽大的才能,之前快一年的時間,在小康幹的這麽辛苦,拿到的薪水才幾十萬,是不是很虧啊?其實不是,這幾十萬是發給你的生活費,讓你夠過日子用的,讓你找女朋友不至於被歧視,期權才是你憑本事掙到的薪水,明白嗎?你要是離開,這些可就都沒啦,你虧不虧心啊?”

這番話徹底激活了曹翔的恨失心理。

當然這個過程對袁苜來說不重要,她只需要知道曹翔這條線仍然保持穩定就行了。

現在她的問題是怎麽做演講,她也知道楚垣夕一直憋著讓她提升。這回楚垣夕都已經指出她沒有創業者的做派來了,所以必然要傳授經驗。

不過在袁苜心中,自己只是沒有“風口創業者”的做派罷了,創業者也分很多品類的,並不都像楚垣夕這樣,在演說上狂點技能點。

只聽楚垣夕說:“你去做演講,最重要的一點在於,你得深切理解咱們的企業文化,你自然就能講好了。否則,你光講了反腐,講了半天公司反腐的決心,全都是恐嚇性質的,員工們的精神承受傷害,這並不好。現在我也拿不準你到底有沒有深刻的理解小康的企業文化,這方面是需要加強的。”

“那如何理解小康的企業文化呢?”

“理解小康的企業文化最重要的要點是理解我的風格。”

袁苜一口氣差點噎住,但是一轉念,心說創始人是企業文化的符號嘛,這話倒是也沒毛病,可一般這話都是由別人說出來才顯得沒毛病,沒有創始人自己說的!

不過說到楚垣夕個人的風格,她一直都有糟點,於是大大方方的問:“那我就問一件事吧,其實也算兩件事。你為什麽熱衷於讓楊健綱、趙傑、於文輝都孵化單飛?以後類似的還是會鼓勵他們單飛吧?”

“這不叫熱衷於,而是本來就不應該把他們一直壓在生產線上。讓楊健綱一直當策劃,讓趙傑一直擼代碼?人家樂意嗎?你企業架構中並沒有巨大的上升空間,那就提供給員工明朗的進化通道,這樣員工做出成功的項目給公司賺了大錢,自己也相當於變現了才華,拿回屬於自己的一份,這不是皆大歡喜嗎?”

“但是他們最擅長的就是當策劃和敲代碼啊。”袁苜要問的就是這一點,“你把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難道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嗎?他們做出成功的產品,給他們加薪發獎金不就行了?一百個月的年終獎,足夠讓他們樂意了吧?”

“你說的這個是B計劃。如果他們不想創業,或者孵化失敗了就這麽搞。這不是不可以。”楚垣夕說到這裏頓了頓,“但是即便不從他們本人意願選擇上考慮,也顯得我太LOW了啊,跟我混披肝瀝膽都沒什麽前途,到死也就一年拿個幾百萬。這還是功勞最大的,那普通一點的呢?暫時出不來成績但是做的是基礎工作其實很重要的呢?幹著有什麽勁?

那我開的公司對真正的人才還有什麽吸引力啊?沒發展前途只能吸引一些還不錯的人。勞苦功高的人得能得到晉升才行,沒有上升空間你公司再打也就那麽回事,今後需要人才了,我花大錢招來的也大概率是一些工具人。我明白你的疑問在哪,你是不是覺得他們三個都不像是適合創業的人啊?”

“對對對對對!”袁苜一連五個“對”,發現還是楚垣夕會說話,把她有感覺但是並不清晰的地方清楚的表達了出來。

“他們三個,我借用一下《稷下學宮》裏邊的台詞,‘望之不似人君’!他們有的連創業的基本概念都沒有,不了解風險,也不知道應該承擔什麽責任和義務,也不懂管理,就在你的縱容之下跑出去創業了,幹的還有模有樣的,我簡直,我簡直——”

“哎,這就是讓他們孵化創業巧妙的地方。我也借用一下《稷下學宮》裏邊的台詞,‘千金市骨’。楊健綱就是一匹骷髏馬,我幫他把肉長上,讓他活蹦亂跳,這顯得我的公司多牛逼啊?人才多願意來啊?現在就是巴人有這個效果了小康還沒有而已。”

楚垣夕說著很得意,“巴人和小康各有各的優缺點。巴人的缺點就是公司架構不太行,即使集團化改組了,相關的業務都是輕資產的,就不適合容納很多的高管。趙傑他們仨,你不讓他們待在產品線上,也不讓單飛,那讓他們能幹嘛呢?除了研發崗位之外,幹嘛嘛不行,搗亂第一名。

讓他們當產品經理?那也不咋地啊,也不是高管,巴人集團就沒有合適的管理崗給他們。所以還不如換個思路,既能提升他們的能力,又能繼續待在一線,這兩個疊加只能是創業。初創階段您是唯一創始人,對不起您得親自上一線,不能當甩手掌櫃的,不然別人幹不好,因為這個創業計劃的基點是您自己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