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經濟寒冬下的生態特征(第2/3頁)

於是巡店組的老大楊成為了拿到切實有效的證據想了個辦法,來了個釣魚執法。首先大數據預測到對方又該搞什麽貨了之後直接派出巡店員臨時上門抽查,並且在巡檢的時候故意馬大哈,扮演一個喜歡使用傳統盤點手段而不喜歡使用設備的土老帽,只看貨架上有沒有貨,不看手機裏的庫存顯示,完美放過目標產品。

等到巡檢看完一圈之後發現貨架上果然空空如也,於是把盤貨標簽貼上,證明這個款已經賣斷貨了。

巡檢員一走,店長自以為逃過一劫,趕緊想辦法。庫存系統裏可是顯示著有貨的,只是盤點標簽顯示賣空了,等盤點員回去把盤點信息一入系統,保不齊就有人發現庫存不對。

於是店長趕緊自掏腰包把這些已經賣斷貨的商品買下來,然後小康就報案了,聰明人通過交易自己呈上實錘。

這事楚垣夕已經發了公告就說明塵埃落定了,實際上接到楊成的報告,氣得直想摔筆。那位聰明的店長完全沒料到小康居然先做風控後開店,楚垣夕還特地去跟他聊了聊,然後確定這就是純傻!

對一般公司來說,老板當然是更注重增長了,而風控做的是負增長,因此通常被放到次要的位置。所以這個聰明人覺得自己還挺有經驗的,然鵝,小康是要進行大規模用戶補貼的,假想敵是各路黑產和專業羊毛黨。

人家甚至是接入AI工具直接攻擊小康的雲服務器推進薅羊毛大業的,那玩的多新潮啊?小康制定的防禦策略是要求能夠防住內鬼勾結黑產的,怎麽可能不先做風控後開店?再聰明的個體,那也是業余羊毛選手,也就憑著監守自盜的優勢才能多糊弄半個月。

真要比較起來,到底是這種更氣人,還是接受賄賂替無良供貨商李代桃僵的更氣人?無論怎麽看都是後者,因為前者就算造成損失也無非就是有數的錢,有風控做防火墻不會出現巨大的損失。

而後者不但造成企業運轉效率的降低,而且還會造成和供應商之間的裂痕。那些本身優質但是沒有SKU紅利,因此沒被列為SKU級合作夥伴的供應商,看到競爭對手享受到SKU級的福利當然會有想法。而那些通過不法手段獲利的企業,其實事發之後肯定跟小康也要心存芥蒂。

但楚垣夕特別討厭前者,因為前者直接傷害用戶。用戶進店是為了買東西,每次進來尋找想買的商品都發現被賣斷貨,會贊美這個便利店生意好嗎?不會的,只會用腳投票,只會降低對這個店的評價。

因此楚垣夕才要發公告,而不是蔫不唧的處理了,把醜事掩蓋起來,他不怕別人知道!

所以今天三巨頭齊聚,劉璐和袁苜原以為要說的是這兩件事,楚垣夕的文章還是讓她們倆聽震撼的。

他歷數了這一年以來的互聯網公司反腐,從年初的大疆10個億開始,小黃、狗東、360、螞蟻、小米、百度、滴滴、黃團,最後是企鵝,這麽多的頭部公司無一例開始徹查反腐,幾百人被送進去,也就頭條系還能穩坐釣魚台。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經濟寒冬下的新業態,很多公司增長出現瓶頸之後開始重修內功,恰好在寒冬中的員工還要承受著高房價和異軍突起的豬肉,所以不由自主的把手伸長,使得硝煙四起。

越是這種時刻越需要勤修內功,因為一旦處於關鍵崗位的員工比往常更需要錢的時候,以前可以貪但是不敢的機會,現在就有可能納入視野。而當他們嘗到了貪腐的甜頭,再想把心收回來當個好人就變成奢望了,人性的貪婪和愚蠢往往是成比例的。

劉璐是認真看了公告的,不過顯然在她心裏收手賄賂這個更嚴重。她沉思片刻,問:“楚垣夕,這四個人你先調查著,但是他們都是馬曉溪的下屬,這……”

楚垣夕撓頭:“我也沒想到馬曉溪那裏會出這麽大的問題。”

“哎你為什麽這麽信任馬曉溪啊?”袁苜好奇的問:“我不是不信任馬大姐,她是挺不錯的,但是你為啥這麽信任?你們以前認識?”

楚垣夕心說因為原世界裏她就幹的還行啊,高管當不了,沒有統帥一支方面軍的能力,但是中層管理者裏她算是頂尖的了,一直以謹小慎微著稱,所以才把最需要謹慎的供應鏈交給她。

只能說小康發展的速度比原世界中還是快太多了,步子一大就容易造成受迫性失誤,這時候管理者的能力缺陷就更容易暴露出來,風平浪靜的時候可能馬曉溪幹的比很多人都好,但風高浪急的時候她的處理能力就成了瓶頸。

但是急切間也不可能馬上找到合適的人選替代馬曉溪,這也是小康發展太快帶來的問題,老員工能力跟不上公司發展的速度,又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招聘和過濾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