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盤帳的發現(第2/3頁)

內審是她需要反饋的,也是近期工作重點中的第三個,插在第一和第三中間的是甘新買菜成立之後和小康的各個資金渠道對接。

甘新買菜是巴人集團跨界投資的子公司,所以財務上跟巴人對接比較方便,但跟小康理論上是沒有任何財務對接的,都是業務對接,因此資金渠道還是必須把應有的手續全部打通。甘新買菜目前已經把架子搭好,並且魯茵帶隊進駐羊城,楊亨帶隊進駐鵬城,已經開始試運營。這也是劉璐比計劃中晚回來了幾天的原因,順手把甘新買菜的人力對接搞定。

因此不過二十來天的時間,甘新號僚機已經像外掛一樣懸掛在小康戰鬥機的側翼,把幾根管子一接,立刻開始高效運轉起來。

這是袁苜最近比較得意的工作,坐鎮帝都揮手間遙控了粵東省的財務流向。只不過內審和反饋方面她還想再等等,因為反饋不是看完報告就能做出來的。

因此她說:“暫時還沒有反饋,我還需要更多時間研究研究。”

“你還需要時間?你有那麽忙嗎?”

袁苜心說你不能拿別人都當成你自己啊!你糙漢子一個可以不洗臉不刷牙甚至一身臭汗不洗澡,我跟劉璐可是美女!

“那劉璐呢?”楚垣夕接著問:“那份報告我在王鷗提交之後順手也轉給你了。”

劉璐心說這是話裏有話啊,也就是說你看過之後才轉給我的唄。“但是我沒來得及看……我這段時間忙的腳丫子朝天,洗澡的時間都沒有。”

“啥?你沒看?”楚垣夕眉梢一挑,“那我可看了,劉璐,我發現問題了。”

“啊?什麽問題?”劉璐心說供應鏈監管線上出問題為什麽要找我?

“王鷗管得不夠嚴啊。可惜她人在南方現在沒法叫過來。”楚垣夕說著掏出幾張紙來放在桌上依次排開,“供應鏈上收受賄賂的苗頭,我似乎已經發現了。”

劉璐激靈一下就坐直了,一伸手把紙拿起來,心說楚垣夕這個死人!提前告訴我啊!

但是楚垣夕雙手下壓示意她別緊張,“問題是怎麽出的呢?是因為咱們入場費策略。不是你的鍋,不用慌。”

實際上楚垣夕發現的問題,內因是極為復雜的。

小康的擴張是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而不是上來就承接幾百上千家店改個門臉開始經營,因此小康面對客戶的時候可以保持一貫的持續性,但對供應端則不是,比如入場費和賬期就不可能一成不變,同一時間對不同廠家也是不一樣的。

這就好比找代工,如果一次訂單就幾十到一百個,代工廠可能也會接,但是想壓帳那最好就免開尊口了,省得丟人現眼。不過變成一次訂貨幾千上萬的話訂金就可以談談看,是不是可以先付個10%啊?

便利店銷售的大部分都是快消品,小康是這些快消品廠家的銷售渠道,但廠家也是小康的供貨渠道。這一點恰恰是不少做便利店生意的人意識不到的,經驗越豐富,越是從傳統供銷體系中出來的人越意識不到,反而是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容易意識到新式便利店有比壓榨廠家更高效的方式。

新式便利店和夫妻店不一樣,夫妻店可以什麽都賣,只看周轉率和利潤率,哪個劃算就挑哪個進貨。那是因為夫妻店的SKU管控不行,也不具備賺取更高利潤的硬件條件,更沒有壓帳這一說,所以才能任性。

小康可不是,小康要保持自己SKU的靈活,同時還要提供盡可能豐富的選擇給客戶,還要爭取一定的賬期,而且必須銷售很多短保食品。這是利潤率和周轉率更高的商品,但對物流和儲存的要求也更高,而且對銷售能力也是高要求,否則賣不出去只能處理掉。

因此雖然小康可以使用超大折扣的方式傾銷賣不動的短保食品,但更關鍵的是維系和廠商之間的關系,不能把自己當大爺。這個方針一度讓公司負責供應鏈的某些管理層和商務非常的詫異,特別是有經驗的職場們,心說咱是“渠道”,咱多金貴啊?當大爺早就當慣了。

其實他們的概念是正常的,很多便利店把自己當成渠道大爺來面對快消品廠商,壓幾個季度賬期,收入場費,收堆頭費,也就是商品擺放的黃金位置到底碼誰的貨取決於誰給的錢多。這就是正常的商業夥伴待遇,也是為什麽同樣都是創業,做渠道比做品牌估值高的原因。

但是對楚垣夕來說,原世界中總結出來的便利店生意經中,面對C端用戶是一整套玩法,面對B端供貨渠道實際上只有兩個必爭點,第一是規模化和標準化,第二就是渠道維護。

維護住渠道之所以關鍵,錨點就在於爭取讓對方承擔SKU的壓力,最大化的利用對方的倉儲物流能力化為自己的SKU。把上遊發展成友軍,小康的SKU自然變得超靈活,這就是不能把自己當大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