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對現實的仿徨(第3/3頁)

楚垣夕心說您成語倒是沒少學啊?“不不不,不是不信任你,而是,這麽說吧,關於初創企業的風格,有人曾以兩種形式來比喻,一種是毛竹型,另一種是白楊樹型。

毛竹前4年一直在土壤中紮根,地面上看不到跡象,但毛竹的根系能延伸出幾十米遠。第五年,毛竹破土而出,立刻以瘋狂的速度長到20米高。

而白楊樹一開始就猛長,迅速長到20米,向上看到陽光。但是這時必須停下來紮根,之後漫長的時間用於保證根系的穩定性。”

伊麗莎白若有所思:“所以,小康屬於……白楊樹型?”

“不,小康屬於復合型。巴人集團是毛竹,小康是長在毛竹上的白楊樹,而東南亞小康,又變成了長在小康上的毛竹。所以你沒必要什麽都快,我做事快但快不是我的追求,成功才是。對我來說為了成功必須要快,慢了就會失去機會。但你不是,需要快的地方我已經替你完成了,你只需要利用好我的成果,先把根紮牢。”

想要把事情做好,必須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摳,楚垣夕和伊麗莎白一路摳到下午,才胡亂趴拉口飯,然後趕赴論壇。

徐欣和胡世恒都在,袁敬是被他上午約上的,四個人湊在一起,都知道會面的原因。楚垣夕第一句話就拋出他的解決方案:“我打算用巴人給小康做一個Pre_B的融資。”

Pre_B這個說法非常非常生僻,帶Pre_前綴的通常都是Pre_A或者Pre_IPO,其他輪次融資很少有以Pre_相稱的。

胡世恒反應了一下才抓住楚垣夕的出發點,“就是說,你打算以百億以上的估值給小康融資?”

“暫定一百億吧,融5.5億用來買牌照。其實我心目中小康的B輪估值應該在200億上下,所以得跟您們商量一下。”楚垣夕說的很平靜,其實心裏有點不自然。當初,也就是今年春節期間進行計算的時候,他沒有料到會員卡會員的數量這麽難起,所以比較樂觀的估算了小康的B輪。

袁敬面色凝重:“你這200億是怎麽算出來的?”

“很簡單,按二百家店面來算,每天銷售額平均3萬計算,200億估值還不到十倍市銷率。現在實際上B輪之前能開到三百多家,200億估值應該還算克制吧?”

“問題是阿裏買下大潤發也才224億啊!”

楚垣夕心說這種前浪怎麽能和小康相提並論?我心虛可不是心虛在這啊!如果一切順利,那200億估值應該是被投資人瘋狂追捧,因為投完B輪之後小康要幹啥?在其它幾大一線城市復刻帝都模式,復刻完成之後估值應該是要翻4倍以上的,只多不少。那投資人不得爽死?

問題就是不順利,核心會員數量不及預期,所以楚垣夕說話沒底氣。此時的小康如同驚蟄之前等春雷,春雷一響,海量的數據就將被匯集起來,到時候就變成一個有著數據護城河的公司,對於核心會員的吸納能力必然有著質的提升。

只不過對比原世界就比較慘了。原世界裏國朝還沒發生大規模狗屁倒灶的跑路大賽,所以根本不用護城河就已經有了大量核心會員,如今怎一個憋屈了得!

徐欣考慮問題就沒那麽復雜了,小康做B輪,估值肯定不可能低,因為到了Pre_A的時候都已經按照投前36億計算了,B輪破百億是板上釘釘的,唯一能夠讓棺材板廢掉的是小康轟然倒下,做不成B輪融資,但是目前看來絕無可能。

因此她更關心的是具體估值高低。特別是楚垣夕直說了理想估值B輪不低於兩百億,但Pre_B要按一百億走。

“這樣巴人賺大了啊!你是不是打算著,等到正式融B輪的時候,擡到200億啊?”

楚垣夕嘿嘿一笑:“不如按A++的估值賺的大。”

徐欣還想說話,但是胡世恒拉了她一下:“現在肯定不能按兩百億走,按兩百億小楚就太危險了。”

楚垣夕心說還是胡世恒懂我!這個融資方案充分照顧了新老股東的利益,按照100億估值融五個億,充分保留了今後在估值上的余地,要是一下子沖高到二百……當然,估值這玩意也不是能升不能降,但是即使做Pre_B的是巴人,如果按200億估值融了5.5億,然後降到150億給別人融B輪,那也是存在巨大問題的,並不是可以無視那50億的差價。

至少楚垣夕不允許自己無視。讓巴人出錢可以,出多出少都不是問題,做巴人本來主要目的就是解決資金問題。但是必須出的合理,讓人挑不出毛病來,否則都是黑歷史。

當然胡世恒考慮的可能沒有這麽深入,楚垣夕並沒有把自己對巴人的操守對投資者們進行過完整的表達。但是他按慣性思維也不會樂於看到小康的估值忽高忽低,因為一路上行才是初創期的優良狀態。哪怕走平也不是不可以,一旦下降,WeWork的創業事故就是前車之鑒,對早期投資者的心理影響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