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我膨脹了(第2/3頁)

所以看到場下有提問欲望的人很多,他也很興奮,認真的回答了一系列問題,比如自媒體流量的使用和梳理,遊戲廣告的投放竅門等等。台下不乏對巴人集團有所了解的,提的問題還挺專業。

特別是最近先是jet李代言奇跡,後有兩開花代言大聖手遊,全都把遊戲廣告拍成了連續劇,而且吸量效果非常好,不但在遊戲廠商之間引起轟動,甚至在投資圈也有很大的反響,會做廣告的遊戲公司成了投資人眼中的新寵。

而巴人集團新投放的產品《無道昏君》比這種更過分,是直接把IP內容拍成廣告素材投出去。嚴格來說投的這些都不是遊戲廣告,但效果同樣出眾,上線整一個月,DAU超過1700萬,並且還在增加。

實際上這個效果“出眾”的理解可以說是南轅北轍,因為一周的時間DAU就奔千萬了,後面三周才加了700萬,並不能說是買量成功。但是這麽買來的用戶更精準,同時喜歡放置類遊戲和IP的內容,更容易轉化。奇跡和大聖實際上是靠消耗明星本人的背書來拉用戶,而巴人集團需要的是IP粉絲,遊戲是IP粉絲的轉化器。

不過投資者們不知道數據增長曲線,按正常邏輯來審視,當然是效果出眾!

楚垣夕既不可能把小遊戲-IP計劃的精髓和盤托出,也不可能暴露自己獲取IP粉絲的意圖和邏輯閉環,但是更不能說咱不懂,都是瞎捷豹投的。該怎麽說呢?

結果他撿投資者愛聽的侃了半天,把“連續劇廣告”的新模式描述為船新的“方法論”,然後掏出很多“幹貨”。

比如楚垣夕分析了傳統遊戲廣告和連續劇式廣告的異同,傳統廣告中的明星只負責賣賣顏值吸引眼球,而船新的模式中,廣告明星負責為產品背書,賣的是自己的口碑和人設,需要壓上幾十年屏幕積累的信譽,恰飯深度不一樣。

比如說傳統廣告,比如成龍大哥攻沙和達叔回收裝備,是用真人模式展示遊戲的“內容”,是兄弟就來砍我的文案吸引玩家。而船新的版本中對遊戲內的展示相當少,用廣告搭建場景的精髓在於創造有趣的劇情,以及廣告的拍攝“花絮”。

這些花絮都是精致的擺拍,體現的是廣告明星的認真,一定要有明星認真看台本的特寫鏡頭,要有導演認真說戲的過程,燈光舞台布景的全貌,各種高档的拍攝裝備等等,顯示出明星拍廣告是全情投入的。

這需要很高水平的文案,需要一些點睛之筆,使得廣告整體有調性。

實際上這種模式已經極其接近短視頻劇了,不然外人也不會把巴人的廣告和船新版本等量齊觀。這些幹貨把台下遊戲領域相關的投資者們侃的如癡如醉,沒投過遊戲但是有跨界想法的棘突進入高潮,紛紛尋找優秀的投資標的,現場氣氛十分活躍。

實際上對《無道昏君》掛機手遊來說,作為DAU本來就應該高的放置類遊戲,特別是上線之前就進行了大量預熱工作的情況下,第一周的DAU是透支了未來的,沖高並不奇怪。所以趙傑那邊預計2000萬左右是一個坎,如果後面沒有大規模的刺激手法也就進入瓶頸了,2000萬是基於產品具備一定質量的前提條件下巴人全網粉絲的數量與運營力度的一個體現。

因為早就預見到這個瓶頸,楚垣夕才設計了一個UGC不通過官方的大型活動,目前陸羽正在完善中,預計再過一周,也是雙十二的時候就該出手了。

高潮之後就是余韻,當有人問到巴人一開始搞點視頻結合直播帶貨和知識付費搞的很好,但是為什麽不繼續的時候,楚垣夕知道差不多了,再問就太專業太深入了。

“知識付費?”他看了一下觀眾席,心說很好,得道沒來,九靈也沒來,可以隨便噴。“知識付費不值得一做啊。復購差,拉新貴,行業口碑塌方,關鍵是估值上不去。整個行業內最頭部的喜馬和某乎按¥計算都是200多億,知識付費在兩者的估值比重裏也不是那麽絕對,流量和平台功能更重要。

喜馬和某乎還好了,至少流量和平台非常有價值。純做知識付費的兩家,我就不說是誰了,上個市那麽難,比我們自媒體公司上市還難的感覺。”

下面的投資者頓時有的哄笑有的臉色鐵青,因為幾年前投資知識付費可是狠狠的熱炒過一波,台下不乏入場者。

只聽楚垣夕接著說:“另外對我個人來說,知識付費跟巴人的業務,調性不合。巴人的粉絲運營是精細的,什麽時候變現,以什麽姿勢變現,都是有目的、有計劃的,要跟粉絲調性匹配,要跟公司戰略合拍。

知識付費的變現效率低,口碑現在也不怎麽樣,一看就是恰飯的還不如好好恰,所以不在計劃裏。至於抖音帶貨,其實比知識付費的變現能力好很多,口碑也可以控制,關鍵看帶貨的品控。但是原因同上,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