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7章 以做公益的心情(第2/3頁)

比如實習,你們父母讀大學的時候都是香餑餑,買方市場大學生供不應求,根本不用考慮實習的問題。但是你們不一樣,求職難,畢業即失業,這些說法你們都應該聽說過。大三大四的學生是要去企業實習的,三年之後,實習是擺在你們面前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你畢業之後就留在實習單位工作了。

但是如果你不在本地上學,那你實習的時候多尷尬?你當時就傻了明白嗎?難道一輩子紮根在外地了?這種憨憨我見過很多,與其到時候再抱怨你們爸媽,不如現在就拒絕的幹脆點。

類似的原因還有很多,一個年輕人總歸是在自己的家鄉工作或者創業能得到的機會比在異地多的多,因為你的家庭關系在本地,異地沒有,你自己的生存經驗也一樣。所以一定要報本市。

另外咱們的錄取分數線在全國肯定是很低的,這是你的優勢,相比於外地學生,你們有非常充分的選擇余地。萬萬不要因為考完試一下子萬歲了,瘋玩,把報考環節草草對付過去,報考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上考場。

某種程度上咱們已經是蹲在終點線上考試了,外地考生拼命往帝都考,而你們生來就在帝都。帝都的用工市場也是全國最好的,你得利用好這個優勢。人生中這種天然占據10%頭部機會的優勢不多,你們中絕大多數人一生就這麽一次優勢,明白嗎?”

這份懇切的言辭說完,楚垣夕注意到學生們明顯認真起來,這些道理雖然淺顯,一點就透,但是明顯處於他們的知識盲區。同時不少跟著來的班主任老師的臉色不大好看,看起來以前沒少建議學生報外地。他剛才是收著說的,坑娃的家長是少數,坑學生的老師才是多數,而且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個坑。

“下面說說志向、興趣和現實。這個不見得適合所有人,我也承認有的時候穩定的工作和生活也是很美好的。特別是等到你們畢業的時候,大概率經濟上已經進入新的上升周期,機會很多,工作環境也會比現在好,所以放棄穩定選擇折騰是需要一定勇氣的。我就說說我自己吧,咱們之間有很大的代溝,你們參考一下就行。

首先最現實的,專業是比學校更重要的。很多不是處在用工一線的人經常以訛傳訛,我猜在座的老師裏邊宣傳大學的牌子比學什麽重要的也不會是少數。

錯誤!

很抱歉這麽說,但是你老師不在用工一線,他們並不懂,你不要指望他給你指導專業填報,雖然他們年年都指導。再強調一次,報考是你自己的終身大事,只有你自己最應該負責。18歲應該承擔起對自己的責任了,你們一定不要總把這種大事托付給父母和老師,以前這麽做是因為他們的社會經驗足以覆蓋你們的需求,但是到了這個階段沒人能指望。

現在有很多教育機構推出面對面輔導,比如英語北美外教之類的,但其實最需要進行面對面輔導的是高考志願填報。這其實是個創業的機會,包含面對現實的輔導和發現自我興趣和志向方面的培訓,不過這話就扯遠了。

但是同學們你們一定要有正確認識世界的能力,你的老師為什麽說大學牌子更重要?他不愛你了嗎?不是的,這是自上而下傳導的結果。學校宣傳我們今年有多少畢業生考入了燕大、水木,有多少學生985、211,但是沒法宣傳我們今年有多少學生考入了自己心儀的專業,明白嗎?

只有你自己才有義務純粹的從你自己的利益出發為自身考慮,別人沒這個義務。假如你能上燕大,但是分數夠不上你想學的專業,不過北郵、北理工都沒問題。你問老師,老師99%告訴你報燕大。這不是老師打算坑你,而是人都有社會屬性,都有偏向性。這就是現實的一面。

至少對我來說學校的牌子沒用,我招聘的時候不管你是什麽大學都一視同仁。據我所知拿著名校的學位證平趟職場是不存在的。

名牌大學的優勢肯定存在,比如說面試機會,可能某個崗位很多人投簡歷,不可能全都面試,人力資源進行初步篩選的時候就以學校牌子排序。但是這種情況非常少,特別是你專業對口的情況下。

而且你專業對口但是連面試機會都得不到,那你就算是名牌大學但是專業不對口,估計也是一樣,應該是你的簡歷出了什麽問題。

說個很現實的情況,大多數企業需要的不是人才而是社畜,名牌大學畢業生既驕傲又嬌氣,並不見得有什麽好的印象分。真正需要精英的企業,當然是招名牌大學裏的相關專業了。所以請努力學習,你們還有接近一年的時間可以努力,這樣未來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第一段話只是讓老師們臉色不好看的話,這一段說完之後基本上已經黑如鍋底了,完全沒想到請來一個如此令人不爽的人,相當於在否定他們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