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7章 大佬考察(第3/3頁)

“經濟內循環,配合付費用戶系統?有點意思啊這個?”

看胡世恒不理解,袁苜和徐欣默契的對視,然後哈哈一笑:“老胡你不玩遊戲吧?”

“我不玩遊戲,但是我投遊戲。”胡世恒很自豪,認為自己對遊戲有一定理解。然鵝……

“一看小胡就是不玩遊戲的,楚垣夕這套經濟循環簡直就是,就是國產坑爹網遊的套路端出來,以前坑玩家,以後坑用戶。”徐欣開心的說,“他套路太深了,你先把他那個APP裏的優惠券體系理解一下試試?”

胡世恒心說看來不止我一個人糊塗啊,“這也是我今天來的一個主要原因,我就是算不過來這帳所以才要當面問問的。”

“大佬,我跟您說。”楚垣夕湊近了小聲說:“小康的優惠體系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讓人算不清帳。”

胡世恒心說這就聊不下去了,以前坑玩家以後坑用戶,那今天就坑我唄?各種期限不等的優惠券、多重會員資格的疊加讓利幅度,還有購物返點,這特麽怎麽聊啊?

但是聊系統什麽的,確實不是這個場合應該聊的事情,應該對著電腦和文档聊,他也是創業多番的人了,這點B數還是有的,這種實地考察的場合確實只適合聊體驗。

因此問題再次轉換:“楚總,除了陌生這個風格,你還有什麽提升體驗的地方?這個體驗什麽時候才能顯示出價值?”

“那多了去了啊,小到免費充電器、免費創可貼之類的,大到關東煮機器人,自助結賬,這些都算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做便利店在我看來就兩件事,前端用戶體驗,後端成本+效率。開便利店想要提升這三個地方,唯有專注,專注才能注意到細節,要長期持續的投入精力。至於體現價值麽……形成規模,小康形成規模效應之後就是1+1遠大於2。”

“可我看某些規模已經很大了的店,比如全時,現在在收縮啊,並不是越大越好。”

“小康的規模和別人的規模,不是一個規模。我們是有單車的。”楚垣夕非常自信的說,“單車不只是出行工具,也獲取數據,這個數據和用戶的消費數據搭配起來非常有用,我們的規模是建立在數據基礎上的,組成網絡之後就會形成一種類似‘向量’的數據,不止是大小,還有方向。”

胡世恒心說這是欺負我數學不好嗎?但我數學確實不好啊!向量是什麽鬼?下一個問題!

這時徐欣給他解了圍:“小胡,你跟我說說你為什麽不投開門客吧,我記得你之前說過開門客你也考慮的。”

“投可能還是會投一點,財務屬性的。”胡世恒對徐欣點頭,“開門客的打法類似於超市,我想來想去,還是缺乏吸引力。”

“為嘛?超市的客單價多高啊?”

“對,超市客單價高但是業績普遍一般,大規模關店的比比皆是。便利店客單價超低,但是你看看現在咱們圈子裏想投便利店的有多少?唉!”

胡世恒感嘆一聲接著說:“增速是不會騙人的,便利店的行業增速在現在這個整體大環境下吸引力就是高啊。其實去年已經有苗頭了,潮水退去,還保持增速的才能不裸泳。我也不知道紅利從哪來、因為什麽,但是看結果就是有趨勢紅利支撐便利店這條賽道。楚總跨界搞便利店很多人覺得突兀,反正我從一開始就是拍案叫絕的,結果開路演袁敬不請我,讓我很失望。”

袁苜一縮脖,心說這鍋應該是楚垣夕噠,他就釋放那麽點份額,狼多肉少不夠分的啊。再說老哥還跟我吐糟他太難伺候了呢,誰知道他後邊又對投資人的資質提了那麽多條件……

徐欣倒是很清楚,相當長的時間裏投資圈對便利店的看法都是“同質化嚴重、性價比不高、貨物品類局限性大”,總之缺乏投資價值。

但是不看好歸不看好,到今年玩便利店的大部分都開始盈利了,這個時候再想投進去的人都比較尷尬,因為沒抄到底,再進必須追漲。

所以這段時間她拉關系的難度並沒有楚垣夕想象中那麽高,投小康要求的估值雖然比較高,但是已經開始有序運轉了,顯示出仍然還不錯的性價比。

但是尷尬的是,投資人基本上都是油錘灌頂式的思維,先看賽道大小再看趨勢紅利,所以盲目性其實也非常大,忽然看到某條賽道的GMV比預期的高,第一反應就是慌。為什麽數據這麽高?增長的邏輯在哪裏?別人為什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