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坐鎮別院(第2/3頁)

聽到李天逸提出來的獎勵,三個小組的負責人全都臉上露出了激動之色。

他們可是非常清楚的,自從李天逸到了省紀委之後,推動了全新的省紀委監察委內部考核機制,而考核的基礎就是績效考核。績效考核有加分項也有減分項,滿分為一百分,如果工作比較出色,並不排除得分最終超過一百分的可能性,而在新的考核機制中明確規定,但凡年終考核超過一百分的,都具備未來在幹部提拔任用過程中的優先權。

而這種考核機制算法十分復雜,既涉及到領導的評分,也涉及到了同志之間的彼此打分,而最硬的考核就是辦案數量和辦案質量。

一個普通的案件積分全部做好,也只有三分,而現在,第一個完成的李天逸竟然給了五分,第二個完成的也給了三分,這充分說明,李天逸對這次案件的重視。”

眾人聽完之後全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尤其是王麗倩和張濤兩人更是對視了一眼,他們都可以看到對方眼神中的熊熊燃燒的鬥志。

雖然王麗倩知道李天逸對張濤十分重視,但王麗倩作為一個女強人,他對自己的辦案能力也是有著絕對的自信的,所以,他不想在這次內部較量中輸給張濤。

至於諸葛通就無所謂了,他負責的是財政局的局長,而且他這個小組只是陪襯性質的。而且很多事情,財政局的局長知道的也不多。如果他真的知道了,也未必真正願意交代。

最關鍵的是,諸葛通對這種考核是無所謂的,他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和他一個小組的那位辦案人員的心中預期。

當然了,即便是自己沒有考核,諸葛通也不希望自己在這次較量中成為第三名。畢竟,這也關系到他的面子問題,因為他是李天逸的司機間重要的助手,雖然不是秘書,但和生活秘書相差無幾。

會議很快就結束了,李天逸把更多的時間都留給三個小組。

和諸葛通一個小組的女巡視員叫楊芙蓉,今年28歲,也正是鬥志昂揚的年紀。人長得也如同芙蓉一般美麗動人。

兩人一起走進羅昌盛的房間。此刻,羅昌盛正坐在房間內喝茶。

楊芙蓉笑著端起茶壺為羅昌盛倒了一杯熱茶,笑吟吟的說道:“羅局長,這茶葉您還滿意嗎,如果不滿意的話,我可以讓人幫您去買些好的來。”

羅昌盛自然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自然不敢像自己在財政局裏那麽囂張,連忙說道:“沒事兒沒事兒,這茶挺好喝的。”

楊芙蓉笑著說道:“您能喝得慣就好,羅局長…”

隨著楊芙蓉以一杯茶和羅局長的稱呼開頭,訊問工作順利展開。

諸葛通跟在楊芙蓉的身邊並沒有多說什麽,而是以一個助手的角色來展開工作。

不過雖然諸葛通什麽都沒有說,但是楊芙蓉的一舉一動卻全都看在眼中,尤其是看到她親自為羅昌盛倒茶,又問他茶好喝不好喝,還稱呼羅昌盛為羅局長的時候,諸葛通心中暗暗豎起了大拇指,看來楊芙蓉能夠在數百名的培訓人員之中脫穎而出,被老大李天逸直接選拔進入省紀委,真的是不簡單。

諸葛通雖然對紀委審訊工作並不擅長,但是作為曾經的在特殊戰場上殊死搏殺過的戰士,諸葛通同樣精通詢問工作。再加上平時受到李天逸的熏陶,諸葛通對紀委審訊工作的套路還是比較了解的。

楊芙蓉一上來就通過這三個細節直接拉近了他與羅昌勝之間的距離,尤其是那一聲羅局長,更是讓羅昌盛感覺自己很有面子,再加上他自知省紀委巡視組把他帶過來已經在劫難逃,心中已經有了很不好的預感,所以,楊芙蓉這一聲羅局長讓他的心裏很舒服,變不由自主的會產生一種順應性的情感。

而情與理是訊問活動中的兩大法寶,概括起來就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是訊問工作的核心技巧。在訊問工作中,動之以情的作用是通過種種細節拉近訊問者與被訊問人員之間的情感距離,進而消除被訊問人在敘調查訊問中的消極的因素,激發積極的因素,強化供述的動機,進而達到實現訊問的目的。

訊問還在繼續著。

楊芙蓉在迅速拉近了和羅昌勝之間的距離之後,那芙蓉如花的臉龐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從旁邊的材料袋裏,拿出了一份舉報材料輕輕地放在了羅昌盛的面前,說道:“羅局長,您看看,這是一份我們調研核實的材料,從這份材料中可以看出,你在去年8月份,拿出了200萬元送給了一家名為桃州市聖明高新技術有限公司的公司做高利貸。這筆錢你是從哪裏來的?”

羅昌盛眼神中閃過一絲震驚之色,他沒有想到,省紀委的工作人員竟然這麽快就將他這筆錢給查了出來,他眼神閃爍了幾下,說道:“是我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