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永生(源古典主義)(第3/3頁)

“需要這麽精準?”

“是的,過去五年我試過無數次,直到我的眼睛,我的手,我的心終於告訴我這些數字,一切都對了,他們,這些可愛的小精靈,終於願意出現了。我有一種感覺。”

“什麽?”

“我們這個世界誕生之初,也許是一樣的,當宇宙、時間、規則把一切都準備好了,再有一陣宇宙波紋蕩過,這些小精靈就出現了,再然後,生命也出現了。”

“是這樣麽。”

……

林海文畫出第四層源古典主義作品的消息,就像是一個原子彈,被投到了地球上——蘑菇雲舉世可見。

那些權威媒體,那些重要人物,仿佛刷屏一般地公告這個消息。

繪畫的世界又被近乎無限地拓展了。

拖尼特教授第一個趕赴華國,羅傑教授也是如此,常碩、戈特利布等人也不落人後,幾位權威藝術評論家只是稍微晚了一點點。

格哈德和老加斯佩年事已高,家人無論如何也不能同意讓他們長途跋涉,就只能通過科技手段了。

不管來的快慢前後,他們基本上是同一時間看到《浴火之河》的,因為林海文在睡覺,睡了三天,所有人都在等他解開那張白布——除了已經看過的哲昇。

林海文醒來,看到這些或者年少,或者年老,或者華人面孔,或者外國面孔,但都眼睛睜大盯著他的人,沒忍住笑:“你們看著真像是一群等著我喂食的大鵝。”

“趕緊吧。”

“好。”

揭開,沉默。

然後拖尼特說出了這幅畫日後最經典的一句評語,也是最能概括它在繪畫史上的地位的評語:“你找到了打通古典和現代主義之間那扇門的鑰匙——你終結了現代主義。”

“哈哈哈哈。”

林海文仰頭大笑。

這是實情。

他戰勝了現代主義。

《浴火之河》是源古典主義的名作,也是現代主義的名作,它是精心設計的美麗化身,也是天作之合的靈光一瞬——這靈光不是來自於某一個畫家,也不是來自於某一個個人,它來自自然,來自天,來自地,來自這世間的一切生靈共有的秘密——生命。

而這,是現代主義的歸宿,卻只能從源古典主義到達。

所以拖尼特說他終結了現代主義。

因為殊途同歸,我道唯一。

格哈德和老加斯佩在遙遠的歐洲和美國大陸,看了很久,後來甚至請求林海文將畫作寄去——林海文答應了,幾個月時間,《浴火之河》輾轉歐美,被頂尖的人物們現場觀摩。

依然是格哈德和加斯佩·瓊斯,共同署名在《藝術評論》上發表了一篇撼動藝術史的文章。

“現代主義死於今日,源古典已然永生。”

……

兩年後,《浴火之河》上拍蘇富比海城春拍,以5.8億美金的震撼天價超過達·芬奇名作,位列史上全球藝術品價格榜榜首。

十二年後,《浴火之河》再上拍,價格一躍超過10億美金,被稱作“能夠位列《財富》億萬富豪榜五百強的畫作”。

二十三年後,56歲的林海文驟然宣布,將放下畫筆,不再創作。

源古典主義神秘的第五層,他是否已然突破,從此成謎。